地名:梅棠镇 | 隶属:永修县 |
行政代码:360425107 | 代码前6位:360425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2 | 邮政编码:332000 |
车牌代码:赣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822人 |
人口密度:约126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梅棠街社区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8个行政村 |
因辖区内南部一地名梅棠坂(现属白槎镇-古属梅州多棠梨)而得名。百姓故称其为梅棠。
梅棠镇位于永修西北部,毗邻德安县,距316国道8公里,有油路相通。
梅棠属丘陵地带,总面积708平方公里,人口1.53万。境内山青水秀、民风淳朴。土地肥沃,旱涝保收。地矿丰富,已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藏有钒(50万吨)、高岭土(1500万吨)、石煤(500万吨)、石灰岩(500万吨)、锌等。山地物产丰饶,盛产松、杉、竹、桔、李、梨、桃、苹果及野生蔬菜等。养殖业实力雄厚,年可出栏生猪3万头,产麻羊2千只、土鸡10万只、鸭8万羽。此外,水力资源开发和皮夹山旅游景点开发也具有一定潜力。
以梅棠钒矿为支柱企业,还兴办了建筑公司、砖瓦厂、水库、林场、红薯粉丝厂、木制品厂、状元郎酒厂等企业。主
2021年9月,梅棠镇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2020年12月,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授予梅棠镇第十三批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荣誉称号。
文化旅游:
新庄雷氏祖屋,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雷家组,总面积315.9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新庄雷氏祖屋为明代砖木结构房,两进天井式建筑,面阔13米,进深24.3米,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属西乡塘下区、云里区、枹桐区、醴泉区。
1943年,属长山(枹桐)乡。
1946年,更名为枹桐乡。
1949年,前为三区白槎乡、枹桐乡。
1949年5月,属白槎区,原枹桐乡分为大坪、新庄、枹桐3乡。
1956年,与柘林区合并为白槎区,同时大坪、新庄、枹桐3乡合并为枹桐乡。
1958年,更名为白槎公社,下设管理区,枹桐乡更名为枹桐管理区,并增原梅棠乡厚城大队。
1961年2月,枹桐管理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辖区内南部一地名梅棠坂(现属白槎镇-古属梅州多棠梨)而得名。百姓故称其为梅棠。…[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驻地大坪村,大坪村因建村大田畈中央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49年前属三区泡桐乡。1949年后为五区三乡、泡桐乡、五乡。1958年属白槎公社大坪大队。1973年属梅棠公社杨岭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镇,更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立前属第三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立后为第五区泡桐乡。1958年为白槎公社祥林大队。1973年为梅棠公社祥林大队。1984年公社改…[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60年为梅棠公社大塘大队。1964年之前大塘分为两个大队即大塘大队、枹桐大队,1964年合并为大塘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镇,更名大塘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前属三区泡桐乡。1949年后为五区新庄乡。1958年为白槎公社新庄大队。1959年为梅棠公社新庄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镇,更名新庄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前夕为第三区泡桐乡。1949年后为第五区田西乡。1958年为白槎公社中心大队。1960年与白槎公社分开为梅棠公社中心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前属三区泡桐乡。1949年后为五区第四乡。1955年为泡桐乡。1958年下半年属八角岭垦殖场城山分场。1959年为梅棠公社田埠大队。1968…[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前属三区泡桐乡。1949年后为五区第四乡。1955年为泡桐管理区。1958年为八角岭垦殖场城山分场石桥大队。1959年底改梅棠公社石桥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49年前属江益区麻潭乡。1949年后为艾城区第九乡。1955年属梅棠管理区。1959年底为梅棠公社厚城大队。1968年与石桥、田埠大队合并为白槎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