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洋县古称洋州,洋州镇由而此得名。2024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改为今名。

东汉时,龙亭侯蔡伦在此设有造纸作坊,取名纸坊。

因境内有汉高祖刘邦戚夫人之墓而得名。

因秦汉时期在大龙山下的大龙河畔设亭(即驿站),由此而得名“龙亭”。

因村人多为谢姓,初名谢村,宋代成集镇,清代设谢村镇。

因镇政府驻地曾为三国时期蜀国的马场而得名,后雅化为“马畅”。

因位于溢水河上游而得名。

境内上坝、下坝两地间有一条小河阻隔,不便通行,1950年初,上、下坝百姓自发地用石磨垒建了一座小桥,后把小桥称磨子桥,因而得名。

因宋代有黄姓族人居此地而得名。

早年因有黄姓望族定居此地而得名,原称黄安坝,今为黄安镇。

“汉江第一峡”的九十里黄金峡穿境而过,有被誉为千年古隘峡“黄金水道”,因而得名。

据传,汉时境东部原垭上长有一棵巨大古槐树,东汉建初元年(76年)始称为槐树关,名称沿用至今。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已形成槐树关街道。

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以濒金水河畔而得名。

因位于秦岭主峰贪咨侥掀拢街衔簦实妹簟?/p>

相传唐武德年间(618—626年),有翟、袁两姓族人徙居此地,当时山间平地长满茅草,因而得名茅坪。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