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原名为碧玉,后更名为东碧,因聚居地位于西樵山景点碧云洞的东侧,故名。

原称民乐市,取其太平盛世,民安业乐之意,由原民乐城区、民乐社区合并,故名樵乐。

西岸曾称五约,因其地处西江西岸,取名西岸,故名。

因背靠蚬岗,取名为蚬岗,村民陈显忠中进后,以“显”和“蚬”同音,更名为“显岗”,故名。

因地处原“百窖堡”之西处,故名。

因地处原崇德乡北面,故名。

始于明代,因开河垦地建村而得名,曾称新罗。故名。

因开村者为郭氏二世祖,而郭廷嵩之号为“朝山”,故名。

相传始祖程氏于南宋咸淳(1265-1274)年间从南雄珠玑巷南迁此地,因见灶岗上有一高大的梧桐树认定为吉祥地,遂定居下来取名“大桐”。后南海康有为提倡“大同学说”,遂更名为大同,故名。

土改结束时称岭中乡,合作化时成立爱国农业生产合作社,村名因此而成,故名。

南宋嘉定三年(1210)开村,因开村者姓简,故村名为简村,南宋一直沿用至今,故名。

沿北江而立,呈带形状区域,且位于西樵镇内,因而得名樵江。

因所属村庄位于西樵山之西而得名,且是当地村民的自治组织,故名。

建国初期儒村与田溪等村联片土改而得名,且是当地村民的自治组织,故名。

因地处原“百滘堡”以东,且是当地村民的自治组织,故名。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