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市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淦阳”,此处指因古时县城位于淦水入赣江口之北,故名淦阳。

“鹿江”,此处指旧志有三国吴将聂友,在江边骑射白鹿,故得名鹿江、鹿渚。鹿江、鹿渚泛指樟树的别名。

因祈福得名。地处吴家巷,因处龙塘高垾上,始居吴姓,后它姓迁入,村庄扩大,吴姓与它姓以巷道隔开,遂名吴家巷。后明永乐年间,福城村巷店铺多,甚是繁华,被民众誉为福城,故得此名。

“大桥”,此处指《临江府志》记载:村前有一桥,“明代系木桥,道光三年孙方忠捐银一万零伍佰两改建石桥”,因桥得名。街道驻地大桥,故名。

“张家山”,此处指以所在地自然村命名。

“临江”,此处指临江镇原名萧滩镇,因水得名。宋淳化前,因袁河、赣江二水汇合于镇南。经北流下。郡治适临,故名临江,又江滨有石蜿蜒如龙,长数丈,别名石龙城。

“永泰”,此处指“其旨,江之东,履而泰”。古称永滨,明代中期因常遭水灾,人们祈求消弥水祸,永远安泰。故改名为永泰。

“黄土岗”,此处指原名黄岗,1983年改名黄土岗。因境内有黄土山岗而得名。

“经楼”,此处指地名有二说:清道光《清江县志》载:三国时吴国丹阳太守聂友九世孙——唐尚书令聂道茂,距友墓五里许,创五经楼,分授诸子,后名其地曰经楼;又《下埠聂氏族谱》载:宋乾兴元年(1022),聂氏祖先秦(一说聂)三郎,从临川县迁此。所生五子,通读经史,创五经楼于镇北镜湖畔,因声名远闻,朝廷赏赐并授予“文馆博士”,故名“经楼”。

昌傅地名,始于1936年,境内浙赣铁路建火车站时,按附近双金任家和上、下坑傅家基祖任其昌的“昌”字,上、下坑的“傅”字,为昌傅火车站,故境内行政区域地名、单位名均以火车站名命名。

店下,原名店上,因此地旱年曾开设数家店铺而名。清中期,商人从松湾一带顺水运木而下,并在溪岸恰谈生意,建房定居。各家店铺从店上相继迁至,遂相对于店上取名店下。以镇政府驻店下而命名店下镇。

“阁山”,此处指据《阁皂山山志ど娇肌芳窃兀焊笤硪幻从谏矫玻靶稳绺螅缭怼保蚨妹笊健?/p>

此处指据《清江县志》记载,因古时有一座古庙叫“刘公祠”,俗称“刘公庙”,为纪念元末护国安民的杜塘名将刘天佑而建造,名称由此而来。

“观上”,此处指因境内有一双塘观寺院,一村处其上方,得名观上。镇以村命名。

“义成”,相传,南宋咸淳年间,附近富商集资兴建义成街,系义举而成,故名义成,镇以驻地得名。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