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威州,史为绵臆地,曾曰维州。宋景德三年(1006年),因由京城发往山东潍州文书误投维州(今理县薛城),故将维州改为威州,义“威制西羌”。

映秀镇因山清水秀而得名。

俗传昔有国王经此,九龙随之求封,王讶为蛇,九龙大愤,其一死,僵卧山侧,故名。

水磨镇取自于小地名水磨沟,因此沟以前安装有多座水磨。

岷江自北南流,穿天彭阙与寿江交汇,迂回与流灌县(今都江堰市),因交汇处水势回环旋转,古称为漩口。

三江镇由于地处三水(西河、中河、黑石江)汇合处而得名“三江”。

丛树横河,居民削平树干以便往来,就借此梗木因陋达就为桥,故名“梗达桥”。以后年久树坏,居民渐增,乃跟达碉桥,更名“跟达”,耿达则“跟达”之音转也。

绵虒镇因“虎”而得名。“虒”是传说中五大瑞兽之一,是头上长角的老虎。

灞州为古羌人冉駹部族的繁衍生息地。唐朝时期,山上还有饱经沧桑的灞州古城遗址,其中东门寨也是唐宋时代灞州城遗址之一部分,在当地广为人知。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