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水磨镇 | 隶属:汶川县 |
行政代码:513221105 | 代码前6位:513221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7 | 邮政编码:624000 |
车牌代码:川U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7万人 |
人口密度:约20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9个行政村 |
水磨镇取自于小地名水磨沟,因此沟以前安装有多座水磨。
基本介绍:
汶川县辖镇。原属灌县(现都江堰市),1957年划归 ? 汶川县,1958年成立公社,1980年置乡,1984年建镇,1992年石百乡并入。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70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0.8万。漩(口)三(江)公路过境。辖老人树、寨子坪、黑土坡、连山坡、大岩洞、黄家坪、牛塘沟、大槽头、衔凤岩、郭家坝、刘家沟、茅坪子、马家营、灯草坪、白石、高峰、陈家山、白果坪18个村委会和水磨镇1个居委会。农业主产玉米、小麦、水稻、油菜子。以养猪、牛、家禽为主。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水磨镇被评定为2025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2022年6月,水磨镇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
2022年2月,水磨镇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重点生态功能区)。
2021年1月,水磨镇入选第三批四川最美古镇古村落名单。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水磨镇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9年3月,四川省第三批省级森林小镇名单出炉,水磨镇榜上有名。
2017年8月,水磨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2014年7月,水磨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14年3月,被命名为2013年度四川省省级生态乡镇。
历史沿革:
古时候,属都江堰市。
1957年,划归汶川县。
1958年,设水磨公社。
1984年,水磨公社改水磨镇。
水磨社区:位于水磨镇东南部,寿溪湖左岸。距汶川县城82公里,距都江堰34公里,距成都80公里,辖区面积0.88平方公里。成立于2009年,服务人口11…[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平坦宽阔,且种植有许多白果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盘龙山下野牛塘,野牛下山常在此处洗澡;故而得名,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古代称村为“寨”,而寨子坪村有三个面积较大的平坦土地,故后人简称为“寨子坪”,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老人村又名兴仁场,原在灌县水磨乡赵公山西麓寿江之滨,现属汶川县。宋《苕溪渔隐丛话》云:“蜀州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食盐??…[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驻地在马家营而得名,故名。自得名后,一直沿用,2020年,将马家营村、灯草坪村与高峰村合并,命名为马家营村,村委会驻地原马家营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刘家沟在清朝年间(公元1875-1908年)建村时有村中刘姓人较多,故命刘家沟村。在文革时期曾取名叫过一段时间“林海”。村内有个最高的山叫做三合…[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原湖广填四川时刘家来到这里,姓刘的人多所以叫刘家坝,后因值骰子输给了郭家,故改为郭家坝,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凤凰村是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水磨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盘龙溪村是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水磨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