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瓦房街道各社区历史沿革

2006年,由台北路、福建路、闽侯路三个居委会合并为福建路社区居委会。

2024年3月福建路部分与棉二大院整合为现在的福建路社区居委会。

该居委会建于1952年,当时管辖范围西至吉万里,南辖宁波道大部分。

1960年4月台北路并入福建路居委会,1980年重新划分居委会时台北路又从福建路划分出来,位于宁波道28号院内,1995年至1996年在宁波道28号平房夹道内,1997年至1998年由于宁波道28号拆迁居委会搬至宁波道17号,2003年重新进行居委会划分,以宁波道为界,将久仰里一部分划分为台北路居委会,将宁波道与奉化道之间的部分解放路以西划分给福建路居委会。

2024年3月,居委会再次调整,将棉二大院居委会台儿庄路、绍兴道、奉化道、解放南路部分及福建路居委会解放南路、宁波道、奉化道、大沽南路部分纳入,组成台北路居委会,沿用至今。

1988年平房改造时成立福至里居委会。

2024年3月经过民政局批准进行居委会合并,久仰里社区并入福至里居委会,福至里居委会由原来的72个楼栋增加到现在99个楼栋。

见《津西民(2012)5号文件》。

2007年7月1日,大沽路社区与琼州道103号,同善里1-28门整合。

2024年3月经民政局的批准,久仰里居委会的宝和里、利合里、富邦花园、天庆里、立生东里、积厚里、天昌里划到大沽路社区,由原来64个楼门增加到133个楼门,2024年3月,经民政局文件批准,沿用大沽路社区居民委员会名称。

南华里社区原由南华里、天津市师范大学(专科校区)、恒华里、福建路等新村式平房构成。

1990年南华里平房改造后建成的现南华里自然楼区并建立南华里居民委员会。

1997年天津市师范大学改造后建成现在的玉盛里和博轩。

1997年恒华里平房改造后,建成现在的云景大厦、恒华大厦、恒华公寓,并建立云景大厦义务制居民委员会。

2024年3月南华里居委会和云景大厦居委会合并,辖区内包括南华里、玉盛里、云景大厦、恒华大厦、恒华公寓、博轩,沿用南华里社区居民委员会名称。

下瓦房街龙海公寓社区始建于2000年。

自2007年7月由原一委、二委两个居委会合并而形成。

2024年居委会完成装修改造,通过改扩建,由100平方米,扩建成480平方米。

东舍宅居委会建于1952年。

1989年4月,政府对东舍宅危陋平房实施改造。

1990年12月东舍宅改造竣工。

2007年河西区进行区划调整时,海华里社区居民委员会与东舍宅社区居民委员会合并,沿用东舍宅社区居民委员会名称至今。

1976年唐山大地震使该片房屋受损比较严重。

1987年区政府对该地区进行危漏房屋和三级跳坑改造。

1993年对该地区旧曝区旧平房进行了拆除。

2000年建成了富裕广场一期,2002年成立了富裕广场居委会,2006年富裕广场二期建成并列入富裕广场居委会管辖。

福盛花园居委会前身由天兴里居委会和后庄居委会组成;1997年5月25日平房改造,于2000年8月建成福盛花园社区一委(回迁)居委会及福盛花园社区二委(商品房)居委会;2024年3月下瓦房街道进行区划调整并经民政局《津西民(2012)5号文件》批复后,福盛花园社区一委与福盛花园社区二委合并,沿用福盛花园社区居民委员会名称至今。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