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客地名网 > 安州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安州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因明代此地盛产红枣,附近又有一大桑园而得名。

因唐代将军花衡芝带兵在此平叛封侯,并用此地盛产红砂石石板铺路,癞疤石(云母石)石条筑路沿,修建了长约500米的街道而得名。民间称之为“花街”,又名花街场。因“街”字欠雅,本地绅士根据《汉书》“清阳浮动,根荄以遂”之句,取其“春风和煦,草木萌动”之意,更“街”为“荄”,后称“花荄镇”。国民党省政府1948年7月22日批准同意安县将“花街”更名“花荄”,沿用至今。

清光绪元年(1875年)建场,因在中街修火神庙时挖地基,发现一堆黄泥淤积地下,故得名黄土场。

因镇东有踏水桥而得名。

原名安兴镇。后更名臭水河。清同治二年(1863年)因以“臭”字不雅,故更名秀水场。

因绕城的小溪泉水清澈见底得名。1940年将河坝场更名河清乡,沿用至今。

因安州区与涪城区交界处有一块界碑而得名。

因境内雎水河得名。

因境内千佛山而得名,千佛镇。

以境内原有高川坪,坪下有高川坡,夏天瀑布飞泻,远看似白练从天而降,而得名。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