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各县市区地名由来

2018年6月由长治市城区以及郊区合置,北周宣政元年(578)始设潞州,据《元和志》:州得名,因潞子之国。

隋开皇十六年(596)始上党县;明洪武二年(1369)并入潞州;嘉靖八年(1529)析原上党县地设长治县,取意长治久安;2018年6月长治县改设上党区,因其地甚高,古有与天为党之说,故名。

春秋时称留吁,因当地赤狄族之一支留吁得名,西汉始设屯留县(纯留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取义中外皆善(纯)的留吁(留)。唐朝避宪宗(李纯)之讳更名屯留县,2018年6月设区。

西汉初设潞县,以古潞国(潞子国)为名,据《水经注·浊漳水》:(潞)县故赤翟潞子国也;隋开皇十六年(569)潞县更名潞城县,以潞氏国为名;天祐二年(905)改为潞子县,五代唐复名,1994年4月改设县级潞城市,2018年6月设区。

西汉置襄垣县,因襄子筑城于甘水之北得名;据《元和郡县志》:赵襄子所筑,因以为名。

明嘉靖八年(1529)析潞城县、壶关县、黎城县始设平顺县,取“长治久安、太平顺化”之意;据嘉庆《一统志》:明镇压青羊山农民暴动后就地置县,取义太平顺化。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设刈陵县,意指西伯戡黎时黎民被杀戮之地;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现名;因曾为古黎国都城得名;另说以黎侯古国为名。

秦始设置壶关县,因山形似壶,于此置关故名,以境内壶口关(壶关)为名;另说因壶山有关,以置名焉;另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关因地形得名;两峰夹峙而中虚,状如壶口故名,关以山名。

秦朝始设长子县,传尧长子丹朱受封于此而得名,取意尧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另据《中国地名辞源》:相传县城最早为丹朱所筑,而丹朱乃尧之长子,故以名县。

西晋武帝泰始年间始设武乡县,因境内有武山和武乡水得名;据《水经注》:以城濒武乡水得名。

11、长治市]

隋开皇十六年(596)设沁县,县沿沁州之名,州以境内最大河流沁水(少水、涅水、沁河、洎水)得名,据《山西旅游名胜大词典》因流经沁源、沁水得名,似取浸润之意。

长治市]

北魏建义元年(528)设沁源县,因沁水为名,另说因处沁水源头而名,据《中国地名辞源》:以黄河支流沁河发源于境内,故名。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