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在西周初分封诸侯时,武王将其族人姬姓子弟分封在芮城,封号为魏国,因此,这里是最古老的魏国,所以叫古魏镇。

风陵者,风后之冢也。相传是解州(今山西省运城市)人,贤而有才。风后死后,轩辕黄帝把他葬于山西省芮城县城以西35公里处黄河渡口。地随人名,由是称之为“风陵渡”。

传为周厉王时芮良夫故城,称三十里浢亍,又称陌底镇,清末改称陌南。

相传东汉建武年间,名将马武兵伐洛阳受阻,曾在西陌东二里古驿道休整,古称马武寨。后大军东渡,尚留老弱残兵安家为民,居古驿道西侧,取名西陌村。

因道教名刹永乐宫原址在境内,又因永乐古镇(北周时为郡治、唐为县治、清为蒲州府永乐分府治所,今没入三门峡水库,居民迁至今永乐村)曾在境内而得名。

/div>

因相传为历代先贤帝王活动之地,因而得名。

阳城镇因相传唐谏议大夫阳城奏劾裴延令后,辞官隐居中条山之柳谷(今阳城镇一带),当地人尊其人,颂其德,故名。

因相传境内天然沟涧建有一水磨,为官道磨,磨也称硙,得名南硙。

因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东垆村而得名。因位居古县城东,土质多为垆土而得名东垆。

因乡政府驻学张村而得名。传说唐代官员张腾告老还乡,因其德行高尚,后人对其人品才学推崇备至,极力效学,故名学张。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