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亭县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因旧时域内有一座凤凰山,山脚下有一座凤灵寺,故名。

因高山飞龙泉一小溪名云溪,穿城流入弥江,故名。杜甫在此留下了“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之诗句。

玉龙镇位于盐亭县城南面25公里射(洪)盐(亭)公路线,梓江、榉溪合流处。清乾隆《盐亭县志》记,乡人传说,因此地水陆两便,客商往来甚众,古有王玉龙者,首先来此开设食宿栈号,门悬“玉龙客栈”灯笼,日后商旅云集,交易兴旺,兴建集市时,遂以“玉龙”为名。

富驿镇:位于盐亭县城东北24公里处唐巴公路线上。为原富驿区公所和富驿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南部县志》记,富驿原名富仙驿,后更名富村驿,因其地物阜民丰,位临古驿,故改此名。

传说附近四方山洞中曾有金色孔雀,故名。

黄甸镇:地处盐亭腹心,称谓由来古时,本地多崇山峻岭,因湍江千百年流淌冲刷,于现场镇周边形成开阔地带,每到收获季节,平坦的大甸上一片金黄,故名曰“黄甸”。历史上为历届建制区、乡、镇行政机关所在地和经济文化中心。相传清乾隆年间本地财主黄天化在此设客店,客似云来,久而成规模,遂将原场镇由赶场垭(罐耳垭)迁至此处,以人名冠之,谐音为“黄天坝”,又曰“黄店”,后改为黄甸。

巨龙镇,因镇原驻地聚龙场而得名。

此地古时曾为高渠郡、高渠县,故得名。

因此地盛产的“鹅溪绢”为古时朝廷贡品,闻名于世,盛极一时,故而得名“鹅溪镇”。

据史料考证,此地是华夏中医始祖岐伯的诞生地,境内诸多岐伯文化遗迹,为弘扬岐伯中医文化,故而设立“岐伯镇”。

因此地域范围内文化底蕴丰富,故得名文通。

永泰镇,因古永泰县而得名,唐武德四年(621)置县,属梓州,治所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六十里永泰乡。《元和志》卷33永泰县:“地号永泰,因以为名。”天宝初属梓潼郡,乾元初复属梓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入盐亭县。十年(1077)置永泰尉司,南宋绍兴初改为永泰县,未几废。三十一年(1161)复置永泰县。元初废。1981年地名普查时,将“永太”更为“永泰”有永远安┲狻?/p>

清代兴场,因场周九个山头,如龙腾空趋场,故取名九龙。

以古国西陵而得名。

因此地为华夏母亲、黄帝元妃(正妻)嫘祖的出生和归葬地,故而得名“嫘祖镇”。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