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各县市区地名由来
春秋时属晋,周襄王时,晋侯以此地赐大夫阳处父为食邑,时有阳邑之称。西汉时设置阳邑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地处太行山谷,该县名为太谷。 [详细] |
春秋时期在炎帝八世榆罔的领地建立榆州国,后世为了纪念炎帝榆罔,将原来榆州国的中心地带叫榆社,即榆罔帝的社稷,边缘地带叫榆次。南朝时为箕子的子爵国,国名“箕”。周朝属并州。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汉置涅氏县。晋析涅氏县分置武乡县,榆社属之,隋开皇十六年析武乡县分置榆社县。 [详细] |
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西汉属涅氏县。东汉末年,因由轑河水(清漳河西源)流过,始置轑(lao)河县,属上党郡。西晋改轑阳县,属乐平郡。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并入县乡,孝昌二年(526年)复置县并改名辽阳。北齐并入梁榆县(今和顺县)。隋开皇十年(590年)以县西北辽山为名,改为辽山县。1942年9月18日,为纪念在辽县麻田壮烈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将辽县更名为左权县。 [详细] |
北齐置梁榆县,因境内有梁榆河而得名。隋开皇十年(590年)更名为和顺县,以县东北有和顺故城而得名。“和顺”之意来自于石勒与李阳争沤麻池后又和解的离石故事:石勒称帝后很注意笼络民心,礼贤下士,特意把家乡的亲朋故旧召到襄国去作客,当发现过去和他争夺沤麻池多次争斗的李阳没来时,就说:“李阳,壮士也,何以不来?沤麻是布衣之恨,孤方崇信天下,宁仇匹夫乎?”李阳听说后赶忙前往请罪,石勒笑道:“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后又特赐李阳住宅一所,并拜为参军都尉。“和顺”一名是对石勒治国方略的积极评价。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