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港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明代该地河口水运交通发达,弘治十四年(1501年)县衙在此设“口岸察院”。

因渡口名气很广,刁家渡逐渐演变为地名,并为官方秉用。明初,官府在口岸与刁家渡都设了驿铺,称为口岸铺与刁家渡铺。

明永乐年间许姓族人为避兵患而至此筑室而居,形成聚落,称许家庄,简称许庄。

泰州古由凤凰城之称,凤凰河贯穿街道南北,形似凤凰,故而得名。

寺巷街道历史悠久,前身为寺巷镇,相传因辖区内千年古刹无量寺(位于街道新华社区,始建于宋朝)而得名。元朝时,寺巷境内建一座无量寺,地因寺名。无量寺周围人口逐渐增多,商业开始兴起。距无量寺300米的南官河西岸有个八九米宽的渡口,上下13级石头台阶。沿南官河南来北往的商贾及乡民须先行穿过一条七拐八弯的青砖小巷,去无量寺敬香拜佛;祷告祈福,至明末清初,乡民将无量寺、青砖小巷、渡口联系起来,取名“寺巷口”。另说,寺巷境内及周边乡民到无量寺烧香拜佛,都从毛家巷走过,天长日久得名“寺巷口”。

光泽晶莹的珍珠。

因紧靠长江而得名。

明代称永生洲,清代移民垦荒,经常受洪水威胁,百姓祈祷“永保平安”,遂更名永安洲。

乡人蒋子文为东汉秣陵(南京)县尉,因战身亡有功,后被吴帝孙权追封为“白驼将军”,故里建庙祭祀,俗称白马庙,庙名渐成地名。

因胡姓居民较多而叫胡家庄,因镇人民政府驻胡家庄而得名,故名胡庄镇。

古代,大泗镇区域属长江北岸鸭子河水城。相传鸭子河原先称鸭子湖。鸭子湖湖面广阔,鱼虾满湖。碧水荡漾,野鸭成趟。后来由于洪水不断冲刷,大量泥沙淤积,鸭子湖渐渐瘦身成河。鸭子河东南有块得名“四水垛”。此后,相继更名泗水大泗庄、大泗乡、大泗镇。

因镇人民政府驻野徐村而得名。

更多资料
本站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