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丰街道辖区地处北京市大兴区城区中心地段,是大兴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为东至凤河中心线,团桂路中心线;南至永华路中心线,林校北路中心线,通黄路中心线;西至芦求路中心线;北至清源路中心线,黄亦路中心线。辖区总面积十八平方公里。 - 社区居民人口状况
兴丰街道辖区内人口高度集中,密度大。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91.7%集中在城区中心地区的六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辖区总人口12.17万人,3.69万户。其中有流动的外来人员2.2万人。 兴丰街道 辖23个社区(富强西里社区、富强东里社区、黄村西里社区、黄村中里社区、兴政西里社区、兴政东里社区、林校北里社区、车站北里社区、兴华中里社区、双河北里社区、兴华东里社区、富强南里社区、建兴社区、新安里社区、团河社区、南湖园社区、观音寺南里社区、观音寺社区、双河南里社区、康居社区、永华北里社区、三合南里社区、清城社区)。 - 辖区居民居住情况
兴丰街道是发展中的城市地区,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特别是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现辖区内有居民住宅楼623栋,2876个单元楼门,有居民住宅平房80排,人均居住面积18.3平方米。 - 辖区单位
兴丰街道辖区内有大量的驻辖区单位,社区单位资源极为丰富,为开展社区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有社区单位共2155家,其中中央单位16家,市属单位15家,区属单位184家,其它单位1940家。辖区内拥有各种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商业设施,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多种生活需求,其中文化设施22处,教育设施33处,卫生设施34处,体育设施16处,商业设施1721处。辖区内物业管理队伍数量充足,现有物业管理企业和部门126家,分布在各个社区中。 |
林校路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1年11月20日,因地处林校路而得名,林校路街道办事处位于大兴新城中心,北至黄村西大街、南至六环路、东至京开路、西至芦求路,辖区面积12.65平方公里。
2007年10月8日由原来的办公地点大兴区林校北路24号迁址到了现在的大兴区兴华大街三段89号新办公地点。街道现有科室(所、中心)17个,辖15个社区。辖区居民20631户,常住人口数50917人,流动人口15196人,是居密集的核心区;辖区内有行政事业单位46家,是以区委区政府为中心的政务区;有各类门店近800家,是以星城商厦、物美大卖场和火神庙为主的商业区。辖区内交通便利,主要道路有京开高速公路、通黄路;主要干道有黄村大街、兴政大街、林校北路、兴华大街、兴业大街;有火车站一座,铁路线有京山线和京九线两条;有始发和途经的公交线路18条,地铁大兴线在辖区内设有三个乘车站。 |
清源街道办事处地处大兴新城北部。南起清源路,北至北兴路,东起京开高速路,西至京九铁路,辖区面积10.87平方公里。辖区内道路纵横,交通发达,多条公交线路直达市区。年底地铁大兴线的开通,更为新城北部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辖区现有汉、回等26个民族,总人口13.5万人,有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和驻军部队等单位486家。下辖26个社区居委会。 |
亦庄镇元、明、清时期为封建帝王行围狩猎“南海子”一部分。清光绪十八年(1902年)设南苑督办垦务局,准许招佃开垦旷闲土地,始有大批移民迁徙至此屯垦成村。1962~1983年,先后有古巴、印度尼西亚、朝鲜、越南、柬埔寨、阿尔巴尼亚、菲律宾、美国和约旦等国家首脑或高级官员来亦庄参观访问。
1991年为乡建制,红星区辖乡。位于大兴县东北端,距黄村镇东北14.5公里。乡域面积20.37平方公里。东与通县界邻;西隔凉水河与旧宫镇相望;南与鹿圈乡接壤;北与朝阳区毗邻。辖12个行政村,全乡总户数2742户,总人口11493人。1997年底,辖12个行政村,有4453户,11951人。2000年合乡并镇,撤销亦庄乡、鹿圈乡建制,成立亦庄镇。镇政府驻地亦庄。
至2010年,位于大兴区东北端。辖域面积39.6平方公里。东与通州界邻;西隔凉水河与旧宫镇相望;南邻瀛海镇;北与朝阳区毗邻。辖12个社区居委会,5个行政村(鹿圈一、鹿圈二、鹿圈三、鹿圈四和宝善庄,村民已搬迁上楼,尚未撤制)。有户籍人口26179人,流动人口26537人。 |
黄村镇明置黄村社,清设顺天府南路厅,历为京畿重镇。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确定黄村为北京重点卫星城建设之一。镇东有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修建的团河行宫,清末遭八国联军焚毁,解放初仅存御碑亭、翠润轩、云随亭等几处建筑及古柏近千株。1985年,团河行宫遗址列为黄村卫星城重点景点建设之一,经过几次重加修饰建设,行宫遗址公园向游人开放。李营村的白水羊头肉是北京小吃中的精品,北京白水羊头肉的起源在此。袁枚所作《随园食单》中有此记载。
1991年为镇建制,位于大兴县西北部,是大兴县人民政府驻地。距北京市近郊玉泉营环岛10公里。东与团河农场,孙村乡、魏善庄乡毗邻;西邻芦城乡、北臧村乡;南与庞各庄镇、半壁店乡接壤;北接西红门镇;镇政府驻地黄村。镇域面积45.96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1个居民办公室,14个居民委员会。全镇24572户,93494人(农业17804人、非农业75690人)。1992年黄村居民办公室撤销,组建清源路、兴丰街道和四合3个居民办事处,为黄村镇下属科室。1996年,3个居民办事处合并,组建黄村镇居民办事处,受县委直接领导,为正处级机构。1997年底,辖21个行政村,34个居(家)委员会,40个居民区。有36079户,102591人(农业15616人、非农业86975人)。2000年合乡并镇。原芦城乡、孙村乡并入黄村镇,镇政府仍设在原黄村镇政府驻地。2005年9月,成立黄村地区办事处,镇党委书记兼任办事处工委书记,镇长兼任办事处主任。10月办事处正式挂牌,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即黄村镇党委、政府和黄村地区工委、地区办事处。
至2010年,镇域面积107.6平方公里。东和东北与青云店、西红门二镇相邻,西界永定河与房山区相望,南与魏善庄、北臧村二镇相连,北与丰台区毗邻。清源、林校路、兴丰、天宫院和观音寺5个街道处在镇域中心地带,将镇域中心地带分割。辖55个行政村、1个社区及9个筹备组。户籍人口37256人,流动人口97403人。 |
旧宫镇元、明、清三代为皇家苑囿南海子,是封建帝王巡幸狩猎的重要场所。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辟建南海子,在此设上林苑内监提督官署。清初改建行宫,称旧衙门行宫,派人驻守,后简称旧宫。清末因苑囿荒废,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准招佃屯垦,亲王、太监多在此建庄,招山东、河北等地佃工经营,渐成聚落,时属南苑奉宸苑管辖。1935年随南苑划归大兴县管辖,1946年属南苑区。1953年设旧宫乡,1958年撤南苑区划归大兴县界,属红星人民公社管辖。镇内有德寿寺,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所建,清《日下旧闻考》记载:德寿寺有山门三座,东西建坊二,大殿五间,东西配殿各三间,穹碑二。曾作为清顺治帝迎谒五世0喇嘛,清乾隆帝宴见班禅额尔德尼的重要场所,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班禅额尔德尼复又在此觐见清高宗,“后先辉映,实为国家盛事”。清德寿寺屡遭兵燹,存二碑,碑高7米,宽1.8米,厚0.4米,“螭首龟趺,德辉是气”,东首碑南面为满文,西首碑为汉文镌有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制重修德寿寺碑记》。其余三面为高宗《题德寿寺诗》。已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镇西南有南苑机场。
1991年为镇建制,红星区辖镇。位于大兴县北部,距黄村镇东北13公里。镇域面积32.49平方公里,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6.5公里。东与亦庄乡相连;西与丰台区南苑镇接壤;南与鹿圈乡、瀛海乡交界;北与朝阳区小红门乡毗邻。辖19个行政村,全镇8059户,31043人。1997年底,辖15个自然村,19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委会,6个居民区,有8067户,22502人。2000年合乡并镇,旧宫镇保留镇建制。镇政府驻旧宫中路58号。
至2010年,地处大兴县最北端,市区边缘。镇域面积29.73平方公里。西、北和东与丰台、朝阳、亦庄开发区接壤,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南与西红门、瀛海镇相邻。四环路、五环路从境域内经过。是大兴县辖域面积最小的镇。辖19个行政村,19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29500人,流动人口107193万人。2010年地铁亦庄线在此设站。 |
西红门镇辽金时期即已形成聚落,始称西綦里,与东綦里相对。“綦”字意为行路艰难。元代在其东辟“下马飞放泊”供巡幸打猎之用。至明代将“飞放泊”扩大,并改名“南海子”且大兴土木。时有大批民工陆续来此地落户,村落渐大,住户猛增,时以“千户屯”为名。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辟建南海子东、南、西、北四门,西红门为其西门,设兵丁驻守。清康熙年间于此置邮舍,多以西红门为名,“千户屯”渐废。镇西有清康熙年间重修清真寺1座,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为镇建制,红星区辖镇。位于大兴县西北部,距黄村镇北7公里。镇域面积13.09平方公里,东与金星乡交界;西、北与丰台区接壤;南与黄村镇毗邻。全镇为一个整体聚落村,为“一镇一村”聚落形式,聚落面积450万平方米。聚落沿京开公路西侧呈南北向带状分布,网络状街道,东西向主街1条。镇政府驻中心街北侧,3条南北向干道与各街巷连通,均为沥青路面。设12个行政村,全镇2876户,11638人。1995年后建成新的住宅小区占地21公顷,建成面积13922平方米。1997年底,辖12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3个居民区,有3674户,11057人。2000年合乡并镇,金星乡并入。镇政府驻地西红门村。
至2010年,镇域总面积31.2平方公里。东与旧宫镇、瀛海镇相邻;西北接丰台区;南与黄村镇、青云店镇接壤;北距北京城南三环路6公里。辖27个行政村,38个住宅小区,9个社区居委会和5个居委会筹备组。户籍人口26896人,流动人口112640人。 |
瀛海镇原属“南海子”一部分,为元、明、清三代帝王行围狩猎的范围。清光绪二十八年准令开垦“南海子”内大片土地,由皇宫内太监在此圈占土地,开设私庄,从河北河间、肃宁等县招来大批贫苦百姓为他们开垦耕种,故在此形成一个个村落。镇界南有晾鹰台,为元之鹰坊仁虞院,在清康熙《大兴县志》中称其为大兴“八景之一”。《南囿秋风》诗中写道:“落雁远惊云外浦,飞鹰欲下水边台”。今台基尚存,其上树木成林,一片葱郁,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镇域南侧建有北普陀影视城。
1991年为乡建制,红星区辖乡。位于大兴县东北部,距黄村镇东10公里。乡域面积16.91平方公里,南北纵长5公里,东西宽4公里。东邻太和乡;西靠金星乡;南接垡上乡;北与旧宫乡毗邻。辖11个行政村。全乡总户数2548户,总人口19695人(包括流动人口),其中农业人口8439人,以汉族为主,有满族114人。1997年底,乡域面积16.91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有3528户,10091人。2000年合乡并镇,撤销瀛海乡、太和乡建制,成立瀛海镇。镇政府驻地大三槐堂村西。
至2010年,位于大兴区东北部,紧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域面积36.79平方公里。东与通县接壤;西靠西红门镇;南与青云店镇毗邻;北与旧宫镇相连。辖28个行政村,户籍人口21763人,流动人口35066人。 |
观音寺街道,北京市大兴区下辖街道,地处北京市南部,京开路东侧。东至团河农场东侧与西红门镇相连,东南至青年河与黄村镇相接,南至黄马路中心线与天宫院街道毗邻,西至京开公路中心线与清源街道、兴丰街道和林校路街道接壤,北至北星路与西红门镇相邻。街道面积16.4平方千米。 观音寺地区辽代属蓟北县,后改属析津县,金代属大兴县。民国时期属京兆地方大兴县。民国十七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28~1937年),属河北省第三专区,后属河北省第五专区。1949年8月,属河北省通县。1958年,属北京市。2009年7月,大兴区增设观音寺街道,由原属清源街道的4个社区和原属兴丰街道的8个社区组建而成。截至2024年末,观音寺街道有户籍人口34387人。截至2024年6月,观音寺街道下辖19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大兴区清源路路口观音寺街道办事处3层301。 |
天宫院街道,北京市大兴区下辖街道,地处大兴区中部西侧,东、南与黄村镇和魏善庄镇、庞各庄镇、北臧村镇接壤,西至规划建设的明川大街与北臧村镇相连,北与观音寺街道、林校路街道和北臧村镇相接。街道面积33.3平方千米。 天宫院地区辽属蓟北县,后改属析津县,金属大兴县。民国时期属京兆地方大兴县。(民国十七年至二十六年)1928~1937年,属河北省第三专区,后属河北省第五专区。1949年8月,属河北省通县。1958年,属北京市。天宫院村自1960年属北臧村乡(现称北臧村镇)。2008年,全村拆迁。2009年7月,天宫院街道成立,天宫院村回迁社区属天宫院街道。截至2024年末,天宫院街道有户籍人口25199人。截至2024年6月,天宫院街道下辖18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大兴区庆祥南路29号院I立方3号楼。 |
高米店街道2024年11月15日正式挂牌成立。大兴区辖街道。辖区位于黄村地区,东到京开高速公路,西至京九铁路东侧,南至康庄路、金星西路,北至北兴路。
建制沿革编辑 2001年,在黄村镇行政区域内设立兴丰街道、林校路街道和清源街道,同时保留黄村镇建制。 2024年11月以原清源街道办事处北部区域为辖区范围,服务于高米店拆迁后黄村西北区域形成的大量住宅区居民。 高米店街道办事处设立于大兴区康庄路二段9号。 地理环境编辑 辖区东到经开高速公路,与观音寺街道办事处接壤,西至京九铁路东侧,与黄村街道办事处接壤,南至康庄路金星西路,与调整后的清源街道办事处接壤,北至北兴路,与西红门地区(镇)接壤。 社会事业编辑 大兴区图书馆高米店街道分馆正式开馆,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区文委、高米店街道办事处等单位领导出席开馆仪式。 高米店街道分馆位于大兴新城北部繁华地带,比邻兴华大街和地铁4号线,地理位置优越。分馆总面积约300平米,设有少儿阅读区、成人借书区、电子阅览区、展览展示区、休闲区等。目前馆内收藏文学、政治、经济、哲学、少儿读物等各类图书约1万册,光盘2000余张。此外,高米店街道分馆还与区图书馆总馆和各分馆可之间联网服务,所有资源均可实现共享,让读者可就近享受便利服务。 少儿阅读区是高米店街道分馆的一大亮点,除提供少儿读物外,还设有梦想小舞台、互动小乐园、亲子阅读角等功能区域。今后,大兴区图书馆的品牌活动"蓓蕾行动"将陆续在这里开展,为社区小读者提供学前课堂、传统文化普及、思维能力训练等课程。开馆当天,就吸引了一大批小读者参加少儿阅读活动。 |
青云店镇属京南古镇之一,历来市肆繁华,商旅凑集,有各式大小门店200余家。旧有古刹德云寺、东岳庙,现已无存。1958年镇南庙内发现残存辽代经幢两节,其上镌有“大辽安次县北徐里”等文字。辽时称北徐里。因地处今永定河东,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清康熙年间改称“青润店”。光绪年间称青云店,有“京南巨镇”之称。
1991年为镇建制。位于大兴县东部,距黄村东南16公里。镇域面积40.17平方公里,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7公里,略呈方型。东部与长子营乡、朱庄乡交界;西连魏善庄、垡上乡;南部与安定镇毗邻;北部与红星区太和乡、北京市通县接壤。辖31个行政村。全镇5119户,22735人。1997年底,镇域面积40.17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有7284户,2182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21人。2000年合乡并镇,垡上乡并入青云店镇。镇政府驻地青云店村西北。
至2010年底,辖域面积70.3平方公里。位于大兴区东部。东与长子营、通州马驹桥镇接壤;西与黄村镇相接;南与安定、魏善庄二镇为邻;北隔通黄公路、新凤河与瀛海、西红门二镇相望。辖49个行政村。户籍人口34342人,流动人口36554人。 |
采育镇据《天府广记》载:“采育乃古安次县采魏里也,明初为上林苑,改名蕃育署,而人呼采育,合新旧而名之也”。又名鹅鸭城。明洪武、永乐初年安置大批山西、山东移民于此屯垦,在凤河两岸形成“七十二连营”。旧属东安县(今廊坊市安次区)。清乾隆年间将凤河沿岸大部村庄划归大兴,设采育镇,驻巡检司,故有“畿辅首镇”之称。采育东南10公里有聚燕台,“有埠高丈,方三四十尺”。相传,岁秋社燕辞巢日,京畿城村燕将其成雏,数千百聚此台,呢喃竟二日,然后飞翔而去,明、清时为当地著名景观。清康熙年间有大兴县令张茂节《燕社鸣秋》诗记其事。《天府广记》著者孙承泽,祖籍山东益都,明初迁徙山东青州等府民隶上林苑,世隶上林苑籍,采育即其故里。孙承泽为明崇祯进士,官刑科都给事中,清初任吏部都给事中,官至吏部左侍郎,著有《春明梦余录》《天府广记》传世。史载,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1679年9月2日)平谷——三河地震曾波及此地,屋舍人畜有损伤。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波及采育,地震烈度为7度,损毁房屋11508间,损坏机井170眼,死15人,伤102人,死大牲畜10头,猪271头。镇西有石油矿井1眼,1986年9月30日,自喷投产,1987年7月23日,使用瓦斯发动机转轴,至1990年底,累计产油3.8万吨。1991年后保存起来至2010年未被利用开发。
1991年为镇建制,位于大兴县东部,距黄村镇东南26公里。镇域面积33.43平方公里。东部与通县毗邻;西与朱庄乡相连;南与凤河营乡、大皮营乡接壤;北与长子营乡交界。镇人民政府驻采育,辖26个行政村。人口17188人。1997年底,辖26个行政村,,有5118户16644人。2000年合乡并镇,凤河营乡、大皮营乡并入采育镇。镇政府驻地设在采育村。
至2010年底,镇域面积71.6平方公里。东邻通州区;西和北与长子营镇毗邻;南与河北省廊坊市接壤。辖55个行政村。户籍人口32829人,是首都重要葡萄生产基地。 |
安定镇位于大兴区东南部,镇域面积78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3万人口。地处永定河冲积平原,海拔22米,地势平坦,年平均气温11.9摄氏度。平均降水量568毫米,地下水源充足,水质较好。安定镇北距京城30公里,西到黄村卫星城18公里,东距河北廊坊20公里,环境优越,资源充足。京津铁路穿过境内并设有安定火车站。四通八达的地方公路分别与京开高速、104国道和京津塘高速路连通,规划中的七环路环绕安定镇南部。3路、937路公交车可直达卫星城和市区,驱车30分钟可到北京,60分钟抵达天津。5000门程控电话可与国内外联系,35千伏变电站能满足用户需求。安定古桑园和万亩次生林以其特有的产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京郊独秀。特有的自然资源是开发绿色旅游的理想之地。安定镇的农业为种植、养殖、果菜和花卉及农产品深加工等几大行业。在3900公顷的耕地中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粮经种植比例达到3:7,规划1130公顷的果园出产梨、桃、苹果、桑椹、樱桃等十几个品种,年产水果600余万公斤。肉牛、肉鸭、肉狗等养殖小区已形成规模,奶牛、蛋鸡等各种专业户达到2000余家。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全镇有各类企业200余家。形成化工、建筑建材、纺织品机械加工等几大主导行业。民营企业区初具规模。占地100公顷的工业小区正在启动建设。招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内容向全过程、立体化发展。一大批民营企业已在安定建业,为本地区经济建设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礼贤镇明、清为京南名镇,设巡检司、驻县丞,属京都顺天府大兴县管理。清康熙帝南巡河工常驻跸于此。礼贤旧有土城,东门砖雕楹联“礼贤下士、雅歌投壶”。寿峰寺大殿两侧木制楹联为明代镌刻,上联“黄金台畔犹闻郭隗之言”,下联“即墨城边宜识乐生之志”,记一代胜事,千古流传,惜今无存。礼贤清真寺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荆家务村的两棵大杨树为区级重点保护树木。1946年曾为大兴县人民政府驻地。“诗赋弦”是该地区保留完整的一个传统戏种。每年农历九月十五为该镇农民艺术节。域内多数村有剧团、传统花会等民间文艺团体。
1991年为镇建制。位于黄村镇东南21公里。东南与河北省廊坊市交界;西与庞各庄镇、大辛庄乡接壤;南邻南各庄乡;北与安定镇、半壁店乡毗邻。镇域面积62.07平方公里,南北长约9.5公里,东西宽11公里。辖2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礼贤村。全镇6032户,24144人(农业人口22893人、非农业人口1251人),有汉族21945人,回族2196人,余为蒙古族、满族。1997年底,辖26个行政村,有6129户23630人(农业22664人、非农业966人)。2000年合乡并镇,原大辛庄乡并入礼贤镇。镇政府驻地原礼贤镇政府。
至2010年底,位于大兴区南部。辖域面积93.825平方公里。东和南与河北省廊坊市、榆垡镇接壤;西和西北与榆垡、庞各庄镇相邻;北临魏善庄、安定镇。辖45个行政村。户籍人口36130人,流动人口219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