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风水沟镇 | 隶属:元宝山区 |
行政代码:150403100 | 代码前6位:150403 |
行政区域:内蒙古自治区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476 | 邮政编码:024000 |
车牌代码:蒙D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1.09万人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7个行政村 |
“风水”指境内有风水沟村和风水沟煤矿。
基本介绍:
风水沟镇位于元宝山区东北部,镇政府驻地距元宝山区人民政府驻地平庄镇55公里,距赤峰市中心城区49公里。东与松山区太平地镇相接、西与元宝山镇相连、南与辽宁省建平县哈拉道口镇和敖汉旗四道湾子镇隔老哈河相望、北与松山区安庆镇为邻。地理坐标东经119°19'41"-119°30'15",北纬42°-18'21"-42°25'20"之间。镇域面积128.6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距离1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14公里。辖7个行政村(兴隆坡村、庄头营子村、哈拉木头村、大北海村、风水沟村、湛家窝铺村、下坎子村),共有25个自然营子、35个村民小组,以及1个社区(风水沟社区)。辖区内有风水沟煤矿和老公营子煤矿2处采矿区
历史沿革:
辽圣宗隆绪开泰年间(1012年~1020年),曾在境内置高州,治所在庄头营子村土城子屯。
1945年8月,隶属赤峰县建昌营区。
1956年,归属哈拉木头乡,1958年4月,撤销哈拉木头乡,兴隆坡、哈拉木头、大北海、风水沟村归太平地乡管辖,下坎子村归安庆沟乡管辖。
1984年1月,原赤峰县太平地乡大北海、哈拉木头、兴隆坡、风水沟4个大队和安庆沟乡下坎子大队归元宝山区,组建兴隆坡乡。
1985年1月,设风水沟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村,村址坐落在风水山麓沟川下部,遂得名下风水沟,因下风水沟而得名风水沟。…[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康熙皇帝出巡时路过此坡,乃吉祥之兆,是兴隆发达的宝地,故取村名兴隆坡。…[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村,以蒙古族王、鲍两家占地最多,成为村中首户,操持全村大权,称之庄头,村名亦称庄头营子。…[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蒙古族牧民称此地哈日毛都,意为“黑树林”,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村时用此名,后音转为哈拉木头。…[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村,建村之初,村中有一大水坑,常年积水,人们称其“大北海”,遂得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村,村址坐落在风水山麓沟川下部,遂得名下风水沟,因下风水沟而得名风水沟。…[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村,湛姓“搭窝棚”始居,形成村落后得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村,房舍建筑在山南坡土坎下得名下坎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