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镇

地名:平庄镇隶属元宝山区
行政代码:150403103代码前6位:150403
行政区域:内蒙古自治区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长途区号:0476 邮政编码:024000
车牌代码:蒙D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63.3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34万人
人口密度:约68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24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铁路叶赤线于此处建火车站,坐落于李连窝铺村旁,后逐渐形成集镇,因地势平坦,遂命名平庄村。

基本介绍:

平庄镇下辖山前村、前进村、新景村、青山村、兴隆庄村、马架子村、黄安铺村、马蹄营子村、东六家村、什二脑村、敖汉窝铺村、大三家村、山嘴子村、下荒村、孤山子村、岭上村、水源村、毛家村、北七家村、向阳村、新房身村、太平地村、前七家村、五支箭村24个村和怡景园、紫玉华府2个社区。

【地理概况】平庄镇人民政府管辖区域位于元宝山区人民政府所在地,东起老哈河,西至马架子村,南临乃林镇,北靠小五家乡。东经119°22′48.45″~119°06′57.10″,北纬42°07′12.33″~41°57′23.47″之间。平庄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220平方公里,距北京、沈阳400余公里,距锦州港200公里,距朝

+查看详细平庄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平庄镇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平庄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平庄镇榜上有名。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9-前221年),平庄地区属于山戎地,其后并于东胡;公元前221年,秦平了燕等六国,平庄为秦的领地。

东汉时代(公元25-220年)今赤峰全境皆属于鲜卑部落;魏、晋、南北朝时代(公元220-581年)魏晋时代平庄属于鲜卑部、后属前燕地;辽代(公元907-1125年),平庄地区属中京大定府;金代(公元1115-1234年),平庄属于北京大定府之北京路;元代(公元1206-136

+查看详细平庄镇历史沿革>>

轿子雪山旅游景区
怡景园社区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怡景园社区是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向阳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同治元年(1862年),有人家在此搭窝铺居住,建于李连窝铺村之后,遂得名新窝铺。1996年,新窝铺更名向阳。…[详细]

新房身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建村时,附近已建村庄,遂得名新房身。…[详细]

太平地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建村,形成村落初期以制酒得名烧锅地,后改称太平地,以示“吉祥”。…[详细]

北七家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7户人家来此建村始居,得名七家,村南邻村亦称“七家”,本村居北,冠以“北”字,即北七家。…[详细]

前七家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7户人家在此建村始居,得名七家,村北邻村亦称“七家”,本村居南,冠以“前”字,即前七家。…[详细]

五支箭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建村,蒙古族人曾在此做过“跑马圈地”,以射箭计程,因5箭之远,此地得名五支箭。…[详细]

毛家窝铺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毛姓来此地搭窝铺始居,形成村落后得名毛家窝铺。…[详细]

马架子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建村,村舍基地属涝洼地,故名洼子。民国26年(1937年),任、张两家在此地搭马架子房居住,马架子遂取代洼子。…[详细]

兴隆庄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嘉庆四年(1799年),姚姓在此建村始居,祈求日子过的兴旺发达,故取名兴隆庄。…[详细]

黄安铺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一位姓名黄安的人来此搭窝铺始居而得名黄安铺。…[详细]

青山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嘉庆八年(1803年)建村,因坐落在大黑山西侧山洼处而得名黑山洼。1964年更名青山。…[详细]

新景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64年由十大份大队(现山前村)分出建新景大队,故名。…[详细]

前进村

前进村街道整洁通畅,村庄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55%。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早就有远近闻名的大口唠子剧团;每到春节都参加全区的秧歌汇演,定期承办桃花节、…[详细]

山前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嘉庆八年(1803年),10户人家在此开荒建村,故名十大份。1964年成立山前大队,十大份遂更名山前。…[详细]

东六家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建村,因坐落在六家东边的平地上,故名东六家。…[详细]

敖汉窝铺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九年(1883年),敖汉旗3户农民在此地建村,故名敖汉窝铺。…[详细]

什二脑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建村,因村前苇塘里的水呈黄色,蒙古语称“谢日淖尔”,意为黄水泡子,后演变为什二脑,故名。…[详细]

下荒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元年(1875年)建村,位于五十家子下边的平川荒地上,故名下荒。…[详细]

马蹄营子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建村,此地原是王爷的牧场,蒙古语称“马勒沁艾里”,意为牧民营子,后演变为马蹄营子,故名。…[详细]

孤山子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建村,因村西有一孤土山,故名孤山子。…[详细]

大三家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3户人家在此建村,故名大三家。…[详细]

山咀子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建村,位于沟口处的山脚下,故名山嘴子。…[详细]

水源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九年(1744年)建村,村民善于种植大麻,畅销邻村各地,故得名拉麻地,因与“喇嘛”谐音,人们误称“喇嘛地”。1982年平庄矿务局在此地钻水源井,…[详细]

岭上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建村,以村北小山岭得名。…[详细]


还有1个地名与平庄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平庄镇面积相当:
到平庄镇必去著名景点

平庄镇相关名人
元宝山区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