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市盐池县花马池镇

地名:花马池镇隶属盐池县
行政代码:640323100代码前6位:640323
行政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53 邮政编码:750000
车牌代码:宁C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029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15万人
人口密度:约2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23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花马池的称谓有两种说法,一是花马现形,二是以盐易马。因此产生了“花马池”与“换马池”两种异名。“花马现形说”的神话故事是“花马池”这一名称产生的背景支撑。在民国《盐池旧志》就有相关记载:“花马池,明代始行著称。初称花马池营,继称花马池所。相传池中发现花马,是年盐产顿丰,因而得名。”“以盐易马说”的经济活动是“换马池”这一名称产生的背景支撑。在《嘉靖宁夏新志》中就有记载“弘治二年以前,延宁二镇轮招马匹。十年,因西路参将傅钊奏革招马,每盐一百引,陕西布政司收银价一十五两,轮送二镇买马。”花马池作为地方名的存在是因湖得名,《明史·史昭传》记载正统九年明朝的军事将领史昭奏请朝廷“以宁夏孤悬河外,东抵延绥两千里,旷远难守,请于花马池筑哨马营,增设墩堠,直接哈拉乌苏之境,边备大固。”《光绪花马池志迹》记载“明为灵夏后卫又改花马池所”。

基本介绍:

马池镇是新组建的一个大镇,位于宁、蒙、陕交接处,属城郊区域,境内有古王高速公路,307国道,盐兴公路和即将动工修建的中太铁路,对发展二三产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地理优势,全镇辖3个办事处18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土地总面积140.6万亩,常住人口44555人11999户,流动人口7911人,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共有劳动力10064人。

花马池镇位于盐池县东北部。县0驻地。辖利民、南关、陵园、北关、花园、小井坑6个居委会,长城、沟沿、佟记圈、四墩子、田记掌、八岔梁、郭记沟、柳杨堡、皖记沟、沙边子、东塘、冒寨子、李记沟、红沟梁、高利乌苏、苏步井、李华台、芨芨沟、硝池子19个行政村。高速

+查看详细花马池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4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花马池镇(滩羊)榜上有名。

2024年10月,花马池镇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5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游九曲)。

文化旅游:

英雄堡城

英雄堡城位于花马池镇芨芨沟行政村英雄堡自然村,为盐池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堡址墙体四周外扩5米为保护范围

历史沿革:

2003年3月,由原城关镇、城郊乡、柳杨堡乡和苏步井乡合并组建花马池镇。

黄河楼
南苑社区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十一五期间,盐池县委、政府实施自治区生态移民政策,将全县八个乡镇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饮水与生产生活十分困难农村群众,集中搬迁安置于盐池县城南一块集中土地…[详细]

长城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成立初级社,1958年成立城郊人民公社长城生产大队,1976年以后为城郊区长城乡,1988年设立城郊乡长城村,成立长城村村民委员会。2003…[详细]

沟沿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红山沟从村南流过汇入苟池,有李姓人家搬来在河沟边居住,人称李记沟沿,后渐被人们简称为沟沿,故名。…[详细]

佟记圈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佟姓人在此地建圈养过羊,故名佟记圈。1963年中共盐池县委批准成立城郊人民公社佟记圈生产大队,1976年以后,成立城郊区四墩乡,1988年中共盐池县委…[详细]

四墩子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城郊人民公社四墩子生产大队,1988年以前属城郊区四墩子乡,1988年撤设立城郊乡四墩子村,成立四墩子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撤乡并镇,…[详细]

田记掌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地地形三面高中间低,形如手掌,明初有田氏迁居于此地,人称田记掌,故名。…[详细]

八岔梁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属城郊人民公社郭记沟大队,1963年分设八岔梁大队。1988年之前为城郊区八岔梁乡,1988年改为城郊乡八岔梁村,成立八岔梁村村民委员会。2…[详细]

郭记沟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城郊人民公社郭记沟大队。1984年行政体制改革时改为郭记沟村,成立郭记沟村村民委员会,属城郊乡人民政府管理。2003年撤乡并镇,划归花马…[详细]

柳杨堡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76年设立柳杨堡公社柳杨堡大队,1984年行政体制改革,改为柳杨堡乡柳杨堡村,成立柳杨堡村村民委员会,属柳杨堡乡人民政府管理。2003年撤乡并镇,…[详细]

皖记沟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早年间有一户皖姓人家在当地沟边凿窑定居,后人口聚集,形成村落,人称皖记沟,故名。…[详细]

沙边子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76年设立杨柳堡公社沙边子大队。1984年行政体制改革时改为沙边子村,成立沙边子村村民委员会,属杨柳堡乡人民政府管理。2003年撤乡并镇,划归花马…[详细]

东塘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塘在盐池县中、北部,一般指面积较大,地势低洼且平坦处,因当地较干旱,很少有积水。村东有大片塘地,人称东塘,故名。…[详细]

冒寨子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在清代,冒氏在盐池北部已是兴旺大户,为防匪患,冒姓族人筑寨聚居,人称冒寨子。冒寨子村村民选举产生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名。…[详细]

李记沟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城郊乡人民公社李记沟生产大队,1976年成立柳杨堡人民公社李记沟生产大队,1984年行政体制改革时设立李记沟村,成立李记沟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红沟梁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3年设立城郊人民公社红沟梁生产队,1976年改为红沟梁大队。1984年行政体制改革,改为红沟梁村,成立红沟梁村村民委员会,属城郊乡人民政府管理。…[详细]

高利乌苏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属余庄子区老四乡,1958年设立高沙窝公社高利乌苏生产大队,1976年改为苏步井公社高利乌苏大队。1984年行政体制改革时更名为高利乌苏村,成…[详细]

苏步井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设立,1958年设立高沙窝人民公社苏步井生产大队,1976年为苏步井公社苏步井大队,1984年行政体制改革时改为苏步井村,成立苏步井村村民委…[详细]

李华台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李华台意为李姓人居于野花盛开的台地上。相传元朝时,此台地多为蒙古人居住,荆棘满山,猫儿刺花盛开,黄羊满山跑,后蒙古人迁走,李姓汉人迁居此平台居住,得名…[详细]

芨芨沟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76年设立苏步井公社芨芨沟大队。1984年行政体制改革时改为芨芨沟村,成立芨芨沟村村民委员会,属苏步井乡人民政府管理。2003年撤乡并镇,划归花马…[详细]

硝池子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设立,1958年设立高沙窝人民公社硝池子大队。1984年乡镇体制改革,改为硝池子村,成立硝池子村村民委员会,属苏步井乡人民政府管理。2003…[详细]

北塘新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24年由政府审批建设生态移民新村,故名。…[详细]

盈德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0年盐池县委响应宁夏实施易地扶贫政策,将原州区、泾源县、盐池县苏步井乡等交通不便、饮水与生活困难群众搬迁至城西滩集中安置,俗称“吊庄”,2003…[详细]

惠泽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惠普民生,泽宇千秋万代”之意,意寓党的惠民政策惠泽百姓,故名。…[详细]

裕兴村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0年盐池县委实施易地扶贫政策,将郭记沟村、八岔梁村交通不便、饮水与生活困难群众搬迁至城西滩集中安置,2024年设立行政村,命名裕兴村,成立裕兴村…[详细]

以下地名与花马池镇面积相当:
到花马池镇必去著名景点
花马池镇相关名人
花马池镇特产与美食
相关资讯
盐池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