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泉口镇 | 隶属:门源县 |
行政代码:632221102 | 代码前6位:632221 |
行政区域:青海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78 | 邮政编码:810200 |
车牌代码:青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88.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27万人 |
人口密度:约14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8个行政村 |
因附近有涌泉而得名。
旱台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11千米。人口0.9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土、蒙古等民族。面积88.9平方千米。辖旱台、大湾、大庄、牙合、花崖、东沙河、西沙河、黄田、肥吧槽9个村委会。1953年设第二区,1956年撤区改设沙河乡,1959年设沙合公社,1966年分并入西滩公社和胜利公社,1981年复设旱台公社,1984年改为旱台乡。
泉沟台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15千米。人口0.8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土、蒙古等民族。面积267平方千米。辖河坝、窑洞庄、泉沟台、黄树湾、多麻滩、中滩、俄博沟、后沟、沈家湾9个村委会。1961年设胜利公社,1984年改为泉沟台乡。
200
2023年3月,泉口镇被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香菇)。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泉口镇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文化旅游:
门源县泉口镇旱台民兵连连史馆位于旱台村鲁青园广场,按照“尊重历史、把握重点、凸显特色”原则,通过走访老兵、寻找实物、查阅文献等举措,深入挖掘整理旱台民兵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时期形成的党性
东沙河清真寺位于门源回族自治县泉口镇东沙河村,年代为清代(1890年)始建1987年后改建。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青海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为一区协和乡。
1953年,改为二区沙河乡。
1956年,为县辖沙河乡。
1958年,属东风人民公社。
1962年,析置沙河人民公社。
1966年,并入胜利人民公社。
1982年,从西滩人民公社划出牙合等3个生产大队,从胜利公社划出旱台等6个生产大队成立旱台人民公社。
1984年,改为旱台乡。
2002年1月21日,旱台、泉沟台两乡正式撤乡并镇,成立泉口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曾为缺水的地方而得名。1958年称旱台生产大队,1984年改今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居沙河之东得名。1958年称东沙河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东沙河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落较大而得名。原西滩乡人民公社大庄大队,1982年划归旱台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大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居处在花色的土崖之下而得名。1958年属花崖生产大队,1984年改今名,沿用至今。…[详细]
黄田村位于泉口镇以东,距镇政府3公里处,地处明堡地区,行政总面积10平方公里,是汉族聚居村;全村共有4个社,234户,1008人,劳动力615人;耕地…[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冷龙岭山口前沙河之西而得名。1958年东风人民公社,1962年属沙河人民公社,1966年胜利人民公社,1982年属旱台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西…[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处在山丘垭豁之下而得名。原属西滩人民公社牙合大队,1982年划归旱台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牙合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腰巴村是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较大山湾中而得名。1982年前为西滩人民公社老龙湾大队的一个生产队,1982年划归旱台人民公社,称大湾大队,1984年改今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居于当地华热藏族祭祀的神山“阿弥当麻”山下而得名。“多麻”系藏语音译,意为红山梁下的滩地。…[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俄堡沟村是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地处俄博沟村的背后而得名。1958年称后沟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后沟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多黄鼠而得名。因称谓不雅,便改写黄树湾。…[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台地下方有泉水涌出而得名。1958年称泉沟台生产大队,1984年改今名,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曾多为姓沈人家居住而得名。1958年称年沈家湾生产大队,1984年改今名,沿用至今。…[详细]
西河坝村位于泉口镇以北,距镇政府9公里处,属脑山地区,为省定贫困村。全村现有3个自然村,4个社,143户,736人,其中劳动力444人,聚居着汉、回、…[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称第一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窑洞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称中滩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中滩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