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泉口镇 | 隶属:武宁县 |
行政代码:360423101 | 代码前6位:360423 |
行政区域:江西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792 | 邮政编码:332000 |
车牌代码:赣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44.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7万人 |
人口密度:约102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泉口镇集镇 | |
下辖地区:9个行政村 |
以高泉山和路口各取一字。
一、泉口镇原名路口苏区,系江西(武宁)湖北(阳新、通山)两省三县交界地。大革命开始于1929年5月,阳新龙港的成雄、向前进、江爱云等来到月坪、纽丝、富山、杨岭、月台等地进行革命活动。乡村苏维埃成立于1929年12月,开始建立苏维埃政府,1930年2月份就成立了三个苏维埃政府。1931年第一二乡扩为13个乡,有党员159名、全区2800户、8334人,升仁区一二区扩为13个乡。
二、现在的泉口镇地处赣西北,316国道横穿其中,东邻鲁溪辖地张庄,南毗横路乡上富村、白杨村,西依大洞乡边境巷口、且与湖北通山贾家源接壤,北与湖北阳新县连山依脉。全镇面积1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00亩、人口
2023年1月,江西省爱卫会命名泉口镇为2025年度江西省卫生乡镇。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泉口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李氏贞节牌坊位于武宁县泉口镇杨岭村。类别为古建筑。为武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以(东经:115.0197、北纬:29.5427)为中心,本体外向东南西北延伸至5米。
武宁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武宁县泉口镇路口村。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武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以(东经:115.0249;北纬:29.4960)为中心,外墙外向东延伸至
原名路口公社,1983年更名泉口公社。
1984年3月改为泉口乡,1993年撤乡建镇,改名为泉口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3年设立路口大队,属横路区路口乡;1961年设区分社,为路口大队,属路口公社,1968年拆区又将路口、金水、月坪三社合并为路口公社,1984年3…[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在杨岭村,又属全村中心位置,故称杨岭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部驻地在纽丝岭,故名纽丝大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芭蕉乡第九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下坪乡,1954年成立光明、新民等初级社,1956年统…[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在明朝时代,芭蕉新屋下上有一颗特别大的芭蕉树,茂盛美观,地点集中,以此树取名芭蕉铺。…[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楼厦村是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泉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至1957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成立丰田大队,属路口人民公社;1969年田塘大队、丰田大队合并为田塘大队;1969年…[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辖内田塘村时历史著名村名,又是队的中心地,故名田塘大队,于1984年机构改革更名田塘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以凤坑、东湾自然村各取一字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芭蕉乡第一保、第二保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田塘乡,1955年成立联盟等三个初级…[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横路乡第六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甑背乡,1956年成立金联盟初级社,1957年转为金水高级社,1958年划归路口公社为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