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满坪镇 | 隶属:民和县 |
行政代码:632122105 | 代码前6位:632122 |
行政区域:青海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72 | 邮政编码:810000 |
车牌代码:青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1.17万人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境内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方言称“漫坪”,转音为“满坪”而演变成满坪,故得名满坪镇。
基本介绍:
【满坪镇(man ping zhen)】 位于县境西南部,镇政府驻地满坪村,距离县城60公里,东、东南邻-镇、前河乡,南接甘沟乡,西连化隆县,北邻古鄯镇,总面积55.3平方公里。辖朵卜、陈家、河口、集场、满坪、清泉、大庄、山庄、沙拉坡、东湾、大滩、浪塘、新建、阳龙坪、傲沟15个村民委员会,75个合作社,3520户,16488人,其中农业人口1.3599万人。
-历史沿革境内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方言称“漫坪”,转音为“满坪”。解放初期设为太和乡,1950年改称“满坪乡”,1958年成立满坪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满坪乡。1985年改称满坪回族乡,年底又取消民族称谓,改为满坪乡。200
历史沿革:
1949年,为太和乡。
1950年,改称满坪乡。
1958年,成立满坪公社。
1984年,政社分设,改称满坪乡。
1985年,改称满坪回族乡,年底又取消民族称谓,改为满坪乡。
2001年3月19日,撤销满坪乡,设立满坪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境内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方言称“漫坪”,转音为“满坪”后演变成满坪,故得名满坪镇。…[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境内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方言称“漫坪”转音为“满坪”,故得名满坪村。…[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集场以前是人们商品交易的地方,故得名集场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有个清水泉叫龙王泉,泉水清澈,具有药用作用,故得名清泉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庄较大,且居住的人数较多,故得名大庄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佛教圣山苯康山脚的村庄,且村委会设在此村,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在小河流经的山口上,故得名河口村。1952年属八区二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改为联合社,1958年改为联合大队,1962年与陈家分成两队叫河口大…[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陈家人居住的村庄,故得名陈家村。1952年属八区二乡二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改为陈家社,1958年公社化时由河口、朵卜、阳龙坪组合成联合大队至19…[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朵儿卜村是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满坪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养人沟,发现龙骨后改为阳龙坪村,故得名阳龙坪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沙拉土语就是蕨菜这里生产蕨菜,故得名沙拉坡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在东边的山湾,故得名东湾村。解放前后叫东湾,1952年属八区一乡一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改为联丰社,1958年改为联丰大队,1962分成东湾、…[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原来为一个大草滩,故得名大滩村。解放前后叫大滩,1952年属八区一乡一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改为联丰社,1958年公社化时改为联丰大队,196…[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浪塘河而得名,故得名浪塘村。解放前后叫浪塘,1952年属八区一乡二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改为浪塘社,1958年公社化时改为浪塘大队,1983年政…[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为新建的村庄,故得名新建村。1971年由满坪马营两地社员迁居,后来经县政府批准为新建大队由满坪所管。1983年政社分设时改为新建行政村,后设新建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庄在一具形似凹下去的沟壑之处,故得名傲沟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