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扎麻什乡 | 隶属:祁连县 |
行政代码:632222200 | 代码前6位:632222 |
行政区域:青海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78 | 邮政编码:810200 |
车牌代码:青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56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623人 |
人口密度:约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因位于扎麻什河流域而得名。
基本介绍:
扎麻什乡位于县境中部,东、北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20千米。人口0.5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32.2%。其它民族中汉族占30%,藏族占28%,其它还有蒙古、土族、裕因族等。总面积568平方千米。辖鸽子洞、郭米、地盘地、河北、夏塘、河西、河东、绵沙湾8个村委会。1952年建扎麻什乡,1958年改为铜矿公社,1959年改为扎麻公社,1984年改为扎麻什乡。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扎麻什乡(牦牛)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扎麻什乡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19年7月,扎麻什乡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文化旅游:
下塘台遗址 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扎麻什乡下塘台村北约1公里的台地上。台地北临黑河。遗址面积约140×100米,文化堆积不详。地面散布有卡约文化时期加砂红陶单耳罐、无耳罐、壶、大口瓮残片。
历史沿革:
1952年,建扎麻什乡。
1958年,改为铜矿公社。
1984年,改为扎麻什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村东南石崖上有许多鸽子洞巢,故名。1958年成立鸽子洞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现名。有1个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坐落地地形似盘子而得名。1963年成立地盘子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现名。有地盘子、肖家筏、尕达坂3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解放前,藏族郭米部落驻牧于此,并建有郭米寺院,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于黑河河北岸而命名。1981年从郭米生产大队分设成立河北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现名。有多什多、崔家台2个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扎麻什河东岸而得名。1958年成立河东生产大队,1984年更名为现名。有1个自然村,2个村民小组。…[详细]
河西村距扎麻什乡人民政府3.5公里,由五个农业社组成,居住着汉、回、藏、蒙、土、裕谷六个民族。全村人口为206户788人(其中男387人,女401人)…[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棉沙湾村是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扎麻什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解放前共和县夏塘村人迁移此地定居而得名。“夏塘”系藏语音译,意为鸟儿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