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唐乃亥乡 | 隶属:兴海县 |
行政代码:632524203 | 代码前6位:632524 |
行政区域:青海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74 | 邮政编码:813000 |
车牌代码:青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66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652人 |
人口密度:约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唐乃亥藏语译音,意为黑色的滩,往昔为唐乃亥上、中、下三村所处滩原,因遍地丛生青蒿,远看滩呈一片黑色,故名。
基本介绍:
唐乃亥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18千米。人口0.8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9%,还有汉、回、土等民族。面积668平方千米。辖上村、中村、下村、上鹿圈、下鹿圈、加吾沟、沙那、念青、龙曲9个村委会。1953年建唐乃亥区,1958年改为唐乃亥乡,后改为唐乃亥公社,1963年改为唐乃亥乡,1969年改为唐乃亥公社,1984年改为唐乃亥乡。
历史沿革:
1944年,青海省政府派人在兴海县唐乃亥开垦荒地。
1945年,正式招收移民耕种。
1946年,移民发展为180余户,开发土地3800多亩,收益后马步芳强行划归给设在杂玛羊曲的“德兴海”官商机构。
解放初,属第五行政区。
1958年,建唐乃亥公社。
1984年,改社为乡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本村位于唐乃亥滩中部释义为中,故名。1984年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加吾”系藏语,意为红柳,故名。1984年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4年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4年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84年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位于唐乃亥乡处于三个村下端,故得名下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沙那”系藏语,意为鼻形土梁,故得名。1984年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族村是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唐乃亥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曲”系藏语,意为水的源头,故名。1984年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桑当”系藏语,意为长过桑树的地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星”意为光明之星。因本村群众原住野马台脑山,生活很困难,寄托能过上光明的生活,故得名明星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4年成立,沿用至今。…[详细]
兴海县唐乃亥乡夏塘村地处大河坝河谷南岸,位于兴海县夏塘台草原;距县城30公里,属半农半牧区,海拔3295米,平均年降水量252.2—325.2毫米,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