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日月藏族乡 | 隶属:湟源县 |
行政代码:630123201 | 代码前6位:630123 |
行政区域:青海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71 | 邮政编码:810000 |
车牌代码:青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48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499人 |
人口密度:约1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3个行政村 |
顾名思义因日月山而得名。
日月藏族乡位于湟源县西南部,青藏公路(109国道)穿乡而过,是通往西藏和青海西部的交通要道,距省会西宁75公里,地理位置北与本县大华乡、波航乡、和平乡接壤,东接湟中县,南邻共和县、贵德县,西临共和县。整个地貌以高山峡谷和山原地带为主,平均海拔3100米,总面积4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万亩,利用草场面积45万亩,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河流密布,是远近闻名的药水河的发源地,动植物资源相对丰富,除闻名遐尔的日月山旅游景点外还有久负胜名的藏传佛教寺院--东科寺。
日月乡是一个半农半收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农牧结合部全乡辖有23个行政村95个农业生产合作社,3200户,1.4万人,是全县唯一的少数民族
2021年8月,日月藏族乡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
2017年8月,日月藏族乡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1949年前,属哈城乡辖地。
1949年,设山根乡。
1958年,与哈城乡合并成立日月公社。
1984年,改设日月乡。
1985年,设日月藏族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兔尔干原名“土尔根”,是蒙语,释义为“绿头苍蝇多的地方”,后称为兔尔干,后体制改革称为兔尔干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有一温泉,常温能治胃病,有药水之效,故而叫做药水,本村称为药水村,后体制改革成立村民委员会,称为药水村村民委员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雪隆,是藏语,释义为“酸奶湾”,故名。1949年后成为日月公社雪隆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称为日月藏族乡雪隆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小茶石浪原名“咱什加浪群”,是藏语,释义为“小黄草湾”,因冬夏季节草木为黄色,是牧民放牧的地方,故此命名小茶石浪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是藏族游牧的地方,用藏语译为“大黄草湾”的意思,解放后正式命为大茶石浪村,后体制改革称为大茶石浪村村民委员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清康熙年间有蒙族放牧的牧场,用蒙语叫下窝子。后种植业逐渐发展,改名为下若药村,后体制改革成立村民委员会,称为下若药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兔尔台原名“托拉台”,是蒙语,释义为“兔子多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乙细原名“乙斜”,是藏语,释义为“神住的地方”,后称为乙细。…[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寺滩村由东科寺而得名,寺滩村以前都是东科寺活佛东科活佛所管辖的庄头,因滩大,草场广阔而得名叫寺滩村,后体制改革成立村委会,称为寺滩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清朝年间有一大牧户放牧的牧场,叫上窝子,也叫上窝凹,后来种植业再次逐渐发展起来,蒙语称为上若药村,后体制改革称为上若药村村民委员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山根村是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若药,蒙语,牧场居住栓牲口的地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唐代贞观年间,唐王出嫁女儿文成公主到这里,不小心打碎了日月宝镜,后来就修建了日月亭,从而命名为日月山,所在的村也因此称为日月山村,后成立村委会,称…[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前滩以后面庄子的人的叫法起名为前滩,前滩村成立,以前名为克素尔管辖的一个社。…[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莫多吉地名是蒙语,意思是森林多有木匠的地方.据史书记载,隋朝开朝五年(公元581年),隋军在石堡山(今莫多吉村),修建石堡城设戍屯兵,《读史方舆论药》…[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克素尔”是蒙语,意为堵塞、咽喉,设有关卡,因地理位置命名克素尔村,后体制改革称为克素尔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哈城即“哈拉库图城”,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黄颜色的城,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尕庄村是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尕恰莫多原名“尕黑吉莫多”是蒙古语,是一棵树的意思。…[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年限不详,很早以前一次大地震,从石崖上滚下一颗几间房子大的石头,落在了村口,从此之后便命名为大石头村。…[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有白水、美丽之意,之前为蒙古人居住地,1983年体制改革成立村委会,因驻地在池汉素村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本炕为藏语译音,意为十万大佛居住的地方。1983年体制改革成立村委会而得名本坑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很早以前便有藏族、蒙古族游牧于此,1958年成立畜牧场,为当时日月公社直属单位,辖区内东科寺,意为“海螺”,为半农半牧村而得名为牧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