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齐村镇 | 隶属:富平县 |
行政代码:610528115 | 代码前6位:610528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3 | 邮政编码:714000 |
车牌代码:陕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6.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56万人 |
人口密度:约54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3个行政村 |
因镇政府驻齐村片村而得名。
基本介绍:
齐村镇位于富平县城西北15公里处,分别与宫里镇、庄里试验区、淡村镇、东华街道接壤。全镇总面积4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66.67公顷,现辖13个行政村99个村民小组。2019年,全镇总户数8005户,总人口32180人。居民以汉族为主,并有回族等少数民族居住。产业以农为主,主产小麦、玉米,其次是花椒、柿子、苹果、葡萄、九眼莲等多种经济作物和奶山羊养殖。于2009年9月撤乡设镇,政府所在地为涝池村,是富平县农业大镇、养殖大镇、文化名镇。
历史沿革:
明时分属义门、怀城里。
清时分属西乡第十四、十五、十六联。
民国三十年(1941年)后,分属信正乡和仁和乡。
1949年10月后,分属永安、涝池、石窠等乡。
1956年,属涝池乡。
1959年后,分属涝池、石窠管理区。
1961年,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后改为齐村公社。
1984年,政社分设改为齐村乡。
2009年9月,撤乡设镇改为齐村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8公社化时,设立涝池大队。1966-1976“文革”时改涝池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改涝池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易名涝池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公社化时,设立石科大队。1966-1976“文革”时改称石科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改称石科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易名石科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公社化时,设立横坡大队。1966-1976“文革”时改称横坡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改横坡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易名横坡村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公社化时,设立方井大队。1966-1976“文革”时改称方井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改方井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易名方井村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公社化时,设立义门大队。1966-1976年“文革”时改称义门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称义门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易名义门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公社化时,设立桥西大队。1966-1976“文革”时改桥西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改桥西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易名桥西村村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公社化时,设立吴村大队,1966-1976年“文革”时改吴村大队革委会,1977-1982年改称吴村大队管委会,1982年改称和平村管委会,1…[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公社化时,设立安乐大队。1966-1976“文革”时改称安乐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改称安乐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易名安乐村…[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公社化时,设立董南大队。1966-1976“文革”时改称董南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改董南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易名董南村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村村是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齐村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设立三合大队。1966-1976年,“文革”时改三合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改称三合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易名三…[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公社化时,设立街子大队。1966-1976“文革”时改称街子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改街子大队管委会,1984年政社分设,易名街子村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公社化时,设立西陵、支家沟大队。1966-1976“文革”时改西陵、支家沟大队革委会,1977-1983年改西陵、支家沟管委会,1984年政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