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牛武镇 | 隶属:富县 |
行政代码:610628106 | 代码前6位:610628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1 | 邮政编码:716000 |
车牌代码:陕J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189人 |
人口密度:约20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因汉代董翳筑城训牛以备军需,故名牛武城,明、清均为牛武镇。古为甘肃通往山西的主要通道。
董翳(?—前204年),秦朝都尉,夏阳龙川(今陕西韩城西北)人,春秋晋国太史董狐后裔。陈胜起兵后辅佐章邯作战,而后投降楚军,获项羽封为十八路诸侯翟王﹐都高奴(今陕西延安北),后来在成皋被汉军击败,死于汜水之畔。 秦二世二年冬,陈胜部将…… 董翳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牛武镇位于县城东部,距县城15公里,总面积31平方公里,农耕地12690亩,全镇辖17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5988人。境内有一塬一川三沟。兰宜公路(309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牛武镇资源丰富,境内有丰富的石油和煤炭资源。该镇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土层深厚, 土质良好,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农作物种类繁多,苹果、大棚蔬菜、畜牧业等主导产业开民已初具规模。 2003年镇党委、镇政府因地制宜,在稳住粮食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苹果和大棚产业,果园面积已达到5600亩,其中挂果面积2800亩,已发展大棚311棚投入使用40棚。乡镇工业的发展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原煤生产已逐步由个体
文化旅游:
柳园石窟位于富县牛武镇柳园村,为富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民国十七年(1928年),设共和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设牛武联保处。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废保设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牛武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改设东胜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复为牛武区。
1949年,改设茶坊区牛武乡。
1958年,改卫星公社。
1959年,并入洛川县,为鄜县公社牛武管理区。
1961年,改牛武公社,仍属鄜县。
1984年7月,改设牛武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公元前206年在此筑城练兵,畜牛备用,故名牛武,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沟多数居民姓申,故名。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销埝沟村村民委员会并入申家沟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从前富县的界限以东最远为管头,意味着富县所管理的尽头,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民国初年,一灾民流落在这里,筑一草庵(草房)居住,人称“庵子”后演变为“安子”。…[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现清泉寺村组名为水泉子沟,沟内有一寺院,寺院门口有两颗大槐树,槐树下有一口清澈见底的泉水,文革时期寺院被毁,大槐树仅剩一棵。村名更为清泉寺,清泉寺村组…[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明初移民时山西张姓人移居此处而故名。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很早以前有村民挖出八个宝剑,故名八条剑,随着时间的推移,音译为八条硷。…[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从前村里有座寺庙,故称为寺庄村。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2015年撤销南家岔村村民委员会和清泉沟村村民委员会并入寺庄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