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寺仙镇

地名:寺仙镇隶属富县
行政代码:610628109代码前6位:610628
行政区域:陕西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11 邮政编码:716000
车牌代码:陕J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31.7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7260人
人口密度:约22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鄜州志》记载为四仙。相传四位仙家在村边土台对弈赏月,故名四仙,后讹为寺仙。

基本介绍:

寺仙镇位于富县西南塬区,乡域总面积3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522亩,辖13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有农业人口1228户5132口。

该乡丰富的土地生煤炭资源。煤炭资源系黄陵店头煤系,煤质好,储量大。已探明该煤层厚度达3.5米,覆盖层110米。

2003年以来,该乡党委、政府在全县经济工作会精神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强果上牧兴水利,壮大二、三产业’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主导产业开发、后续产业培值、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03年底,全乡苹果总面积17486亩,其中新上树3808亩,挂果面积7000亩,并建成12个苹果专业村,种植苜蓿等优质牧草

+查看详细寺仙镇概况>>

历史沿革:

明洪武二年(1369年),设大义一里。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设寺仙联保。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废保设大义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大义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设缉绥乡。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5月,复为大义区。

1956年,设寺仙乡。

1958年,改和平公社。

1959年,为张村驿公社寺仙管理区。

1961年,改寺仙公社。

1984年7月,改设乡。

2024年6月,改设镇。

富县开元寺塔
南道德社区
.html" class="blue">南道德社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东晋义熙七年(411),西夏王赫连勃勃进攻后,秦姚详镇守之杏城(今黄陵县城西南七公里处),进军至此,因秦军已在村东地形险恶的崾险扼守,便折回头,因此得…[详细]

寺仙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相传,寺仙塬北柳村沟有个王善人,早饭后去锄地,途中帮两个矮子把一坛酒抬上塬,见四个老人在台上围弈,一个矮子酬谢了王善人鲜黄透亮的大桃,王善人一边吃,一…[详细]

太平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宋高宗建贞元年(1128)金康王南下时此村因战争废弃百余年。明末,李自成起义后,李氏家族为避杀难,李彦、李贞等于崇祯二年(1629),从米脂避居这里,…[详细]

桃园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期关中居民因避“秦乱”迁此建庄,取义“世外桃源”,且分前后两村,此村靠后故名。…[详细]

李家洼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最早以李姓居民居住在此洼,故名。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2024年撤销后北沟村村民委员会并入李家洼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新庄科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以“米”姓居住为“米家嘴”。南宋时金人南下,此村废弃。清康熙年间,“王”姓居民于王家河迁来新建村庄,故名“新庄科”。…[详细]

姚家塬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姚家塬村是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寺仙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枣林子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处枣树盛多,繁育成林而故名。清光绪元年(1875)建村,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2024年撤销狼虎头村村民委员会、东现头村村民委员会并入枣林子村…[详细]

丁家塬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候家塬”后为“牛家塬”,因以丁姓居民居于此塬而得名。…[详细]

雷家塬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早年曾居住雷姓而命名。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2024年撤销尧科村村民委员会并入雷家塬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王家庄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早年名为“柳周城”(也叫柳周寨),后因王姓住此,更名为王家庄。…[详细]

青儿塬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原名青梨塬,后经演变成青儿塬村。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以下地名与寺仙镇面积相当:
到寺仙镇必去著名景点

寺仙镇相关名人

寺仙镇特产与美食
寺仙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茶坊街道
  • 羊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