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城关街道 | 隶属:横山区 |
行政代码:610803001 | 代码前6位:610803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2 | 邮政编码:719000 |
车牌代码:陕K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360.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7万人 |
人口密度:约4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8个行政村 |
因是横山区政府所在地得名。
城关街道地处县城,总面积360.6平方公里,属风沙沟壑地区,全镇29个村民委员会,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5万人。有耕地73400亩,其中水田2450亩,水浇地9437亩,旱地61530亩,林草面积30万亩,林草覆盖率55%。经济发展以大农业为主,主导产业羊、豆、草。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66元。全镇有党支部38个,党员761名,其中农村支部29个,农民党员666名。
二、半年基本工作
半年以来,我镇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总揽工作全局。以农村工作为重点,紧紧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抓稳定,求发展,重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认真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新
清属榆林府怀远县怀远堡。
1914年怀远县更名横山县,境属横山县。
1950年设城关区,1956年属横山县直属乡,1958年11月设城关人民公社。
1958年12月并榆林县。
1961年9月复县属横山县。
1984年2月废人民公社设横山镇。
2015年1月撤销横山镇,设立横山街道办事处。
2017年5月更名为城关街道办事处。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取名王圪堵大队;1984年6月改为王圪堵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改为吴家沟大队;1984年6月改为吴家沟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改为李界沟大队;1984年6月改为李界沟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1958年改为邵家洼大队,1984年6月改为邵家洼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取名高家坬大队;1984年6月改为高家坬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取名古水沟大队;1984年6月改为古水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取名元坪大队;1984年6月改为元坪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取名红石峁大队;1984年6月改为红石峁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取名张山大队;1984年1月从张山大队分出九川府大队;1984年6月改为九川府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改为小王地大队;1984年6月改为小王地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改为沙坪沟大队;1984年6月改为沙坪沟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改为马家梁大队,1984年6月改为马家梁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58年取名砖梁大队;1984年6月改为砖梁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取名兴丰大队;1980年分出顾新庄大队;1984年6月改为兴丰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取名兴丰大队;1980年分出顾新庄大队;1984年6月改为顾兴庄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取名盘峰大队;1984年6月改为盘峰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取名吴东峁大队;1984年6月改为吴东峁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取名曹阳湾大队;1984年6月改为曹阳湾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