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丰原镇 | 隶属:临渭区 |
行政代码:610502113 | 代码前6位:610502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3 | 邮政编码:714000 |
车牌代码:陕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85万人 |
人口密度:约23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行政村 |
明代时,此地素有“长稔塬”(又名丰塬)之称,故得名丰原镇。
基本介绍:
丰原镇位于秦岭北麓,渭河之南,西临尤河川,东与华县相依,属龙尾坡之上,长稔塬之首镇。境内三面均为台原地带,总面积79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1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7万人,耕地面积4.32万亩。
去年以来,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下发以来,镇党委、政府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结合镇情,提出了"兴牧、优果、强镇"的经济发展思路,紧抓"优果、养猪、劳务输出"三大产业,稳步促进镇域经济发展。
今年四月初,我镇组建成立了长寿原苹果协会,会员达420余人,管辖果园面积1万余亩,建设标准化示范园12个,为果农提供技术培训、果园管理、信息服务和果品销售等服务,办有果农
历史沿革: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中源县治此。
明清隶神川乡西南里。
民国十一年(1922年),隶丰原乡。
1949年5月,设丰原乡属丰原区,辖24个村。
1956年2月,隶崇凝区。
1957年,撤区隶渭南县。
1958年9月,属长丰原公社。
1959年1月,称丰原管理区属崇凝公社,辖24个生产大队。
1961年5月,称丰原公社属崇凝区。
1983年5月,改设乡,辖2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13个村民小组。
1998年3月,改为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8年公社化时得名丰原大队,隶属于丰原公社;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村建制更名为丰原乡丰原村;1998年3月丰原乡改为丰原镇。现…[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得名,北雷大队隶属于丰原公社;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村建制更名为丰原乡北雷村;1998年3月丰原乡改为丰原镇;2…[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撤村并村将西伍村、三星村合并称为伍星村。取原两村各一字。…[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胜利、前进之意,属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8年公社化时得名灌芝大队,隶属于丰原公社;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村建制更名为丰原乡灌芝村;1998年3月丰原乡改为丰原镇。现…[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得名西关大队,隶属于丰原公社;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村建制隶属于丰原乡西关村;1998年3月丰原乡改为丰原镇。…[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阎家村、吕家村合并称为闫吕村民委员会。取两村各一字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得名阿杆大队,隶属于丰原公社;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村建制,得名为丰原乡阿杆村。1998年3月丰原乡改为丰原…[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流村村是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丰原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合作化时,区走光明大道之意,得名光明,后因位于闵家村,属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位于西姚堡,也称西尧,属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三个互助高级联社组成。1956年建高级社时,由3个初级社合并,命名为三联高级社。1958年公社化时,隶属于丰原公社三联大队,1966年文革时改为团结…[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统称孝村,又因辖区三个自然村得名三孝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光明进步之意,属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958年公社化时得名明星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行乡、村建制,更名为明星村;1998年3月…[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时,得名吴田大队,隶属于丰原公社;1966年“文革”中改名新兴大队,1969年恢复原名吴田大队;1984年,撤销公社、大队、生产队,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