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水江镇 | 隶属:略阳县 |
行政代码:610727106 | 代码前6位:610727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6 | 邮政编码:723000 |
车牌代码:陕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60.2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578人 |
人口密度:约4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因位于嘉陵江上游,此段江水清澈见底,俗称白水江而得名。
基本介绍:
白水江镇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北部,地处嘉陵江上游,北部与甘肃省徽县接壤,西部与甘肃省成县接壤,是陕西省、甘肃省两省和略阳县、徽县、成县三县交界之地,交通较为便利。
白水江镇政府地处该镇大沙坝村所在地,90年代撤销原白水江区公所,成立了白水江镇人民政府,2003年合并了原青泥河乡组建了新的白水江镇人民政府,2015年镇村机构改革后仍保留镇级行政级别,下辖8个村,1个社区,51个村(居)小组,10266人。
全镇现有农业耕地12112亩,林地面积6.3万亩,宜林荒山1.7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1%,优势树种以栎类、华山松、漆类、柏类、杨类 为主,活立木总蓄积量约21.5万立方米。矿产
文化旅游:
江神庙位于略阳县嘉陵南路,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长江流域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氐羌族风格戏院建筑群。整座院落依据地势高差而建,占地2000余平方米,整体建筑体现了由外见墙不见木,由内见木不
历史沿革:
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年),曾设长举县。
清雍正元年(1723年),设白水江镇。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设白水乡。
1949年12月,设白水江区,下辖9个乡。
1953年,改名江镇区,划出磨坝乡归城关区。
1958年,成立江镇公社,辖5个管理区。
1961年,又改为白水江区。
1984年,改设白水江镇。
1996年4月,撤区并乡建镇,仍设白水江镇,直属县管辖。
2001年12月,撤乡建镇,将青泥河乡并入白水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2006年成立江镇社区隶属白水江镇,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年为白水江公社大沙坝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改为白水江乡大沙坝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2011年撤乡并镇改为白水江镇大沙坝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白水江公社小河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改为白水江乡小河村,并设立村民委委会,2011年撤乡并镇改为于白水江镇小河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公社化后设立甘溪沟大队,归属于白水江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撤区并乡,该为甘溪沟村村民委员会,归属于白水江乡管辖;2011年撤乡并镇,归属于…[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白水江公社封家坝大队;1984体制改革改为白水江乡封家坝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2011年撤乡并镇改为白水江镇封家坝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青泥河公社权力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改为青泥河乡权力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2011年撤乡并镇改为于白水江镇权力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1年为于青泥河公社梁家湾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改为青泥河乡梁家湾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2002年撤乡并镇,将青泥河乡并入白水江镇,为白水江镇梁…[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青泥河公社林家山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改为青泥河乡林家山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1996年为白水江镇林家山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青泥河公社铁佛寺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改为青泥河乡铁佛寺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2011年撤乡并镇改为白水江镇铁佛寺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