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毛坝河镇 | 隶属:宁强县 |
行政代码:610726108 | 代码前6位:610726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6 | 邮政编码:723000 |
车牌代码:陕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81.2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222人 |
人口密度:约4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
据传,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当地人造反,寺庙与街道房屋均被清军焚毁,多年荒无人烟,变成一片茅草坝,得名茅坝河。其后变“茅”为“毛”成今名。
基本介绍:
毛坝河镇于1996年6月由原三道河、大竹坝、毛坝河3个乡合并而成。政府设在原毛坝河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该镇位于宁强县东南部,南与四川省接壤,东与南郑相连,西北与本县高寨子、巴山两镇毗邻,境内东高西低,最高为九垭子海拔2103.7米,最低为镇政府所在地海拔为680米,总面积181.21平方公里,距县城58公里。辖19个行政村、111个村民小组、3385户、12301人。在2002年下半年村级规模调整中,共合并3个村、22个村民小组,合并后全镇为16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3480户、12660人。境内多为高山悬崖,有西流河、三道河两河汇合流入四川,气候变化复杂。主产玉米、水稻、小麦、豆、薯类等粮
文化旅游:
草川子风景区位于陕西省宁强县毛坝河镇,距离宁强县城70公里,海拔1200—1900米,它是秦岭以南的大巴山脉上绵绵群峰之中的一小块平川。它与四川光雾山、鼓城山、陕西黎坪风景区相邻。景区内的平
历史沿革: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为南路七牌。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毛坝河乡苏维埃。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设保。
1949年,为乡。
1950年至1958年,为乡人民委员会。
1958年,改为管理区。
1961年,成立公社。
1984年4月,改为乡。
1996年6月,将三道河、大竹坝、毛坝河3乡合并,设立毛坝河镇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地处山脚下,住户多姓张。村委会驻地在此,故取名张家山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河边,从前因河道三折,得名三道河。后因村委会驻地设在此,故称三道河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杨家咀以南川道,沿小溪杂草连绵,又是入川小路,故名草川子,村委会设于此,故称草川子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此地原有八座大庙,一河流过,故名八庙河,后因村委会驻地所在,故称八庙河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解放前夕属天台乡第一保,解放后建政初期属八庙河乡第13行政村,1952年八庙河乡建勤劳农业社,1958年后属毛坝河公社战斗河大队,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清光绪年间此地曾建有洪恩寺。据传寺内和尚造反,寺被清军焚毁,村民被杀,生者逃亡,此地顿成荒丘,后逃难者陆续返回故土。重建家园,鉴于此地街市已变成一片茅…[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文家院以西山沟,故名西方沟,村委会驻地,又称西方沟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解放前夕属天台乡第一保,解放后建政初期属八庙河第四行政村,合作化时期建自力农业社,公社化时属毛坝河公社文家坪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时改为大…[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35年红军建苏维埃政权分属茅坪沟、麦子坪两乡所辖,1937年国民党政府实行保甲制属天台乡所辖,1950年设大竹坝,1959年公社化时改为茅坪沟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解放前夕属天台山第四保,解放后建政初期属大竹坝乡第七行政村,合作化时属源泉农业社,公社化时属大竹坝源泉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时为大竹坝乡汤…[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解放前夕属天台乡第三保,解放后建政初期属天台乡第五行政村,合作化时建赵华农业社,公社化时期属大竹坝公社赵华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时改为大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