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三阳镇

地名:三阳镇隶属平利县
行政代码:610926104代码前6位:610926
行政区域:陕西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15 邮政编码:725000
车牌代码:陕G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8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8823人
人口密度:约48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因境内有湖河、小吉河、吉河三条河流皆流向北方,古语以北为阳,故取名“三阳”,寓三阳开泰之意。

基本介绍:

三阳镇位于平利县境西,距县城约31.1公里,东与本县大贵交界,西与安康毗邻,南与岚皋县和本县洛河镇接壤,总面积182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06个组,3597户,13900人,现有耕地面积20680亩,其中水田4516亩,旱地16164亩。

二、优势资源

三阳镇境内山峦起伏,物产富饶,风景秀丽。境内有重晶石、石英石、大理石、水晶石、花岗石、铜矿石、铁矿石、煤、等多种矿产资源,藏量大,品位高,颇具市场竞争力和开采价值;三阳名茶“碧螺春”茶享誉陕西,蚕茧、魔芋、黄姜等土特产是当前市场的紧销产品。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您投资、开发的理想之地。

三、招商引资项目

+查看详细三阳镇概况>>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三阳乡辖黄龙、湖河、良坝、上河等七保。

1952年10月,三阳区辖湖河、良西、朝阳3乡。

1958年10月,成立三阳公社,辖31个生产大队。

1968年9月,改为三阳区。

1979年11月,按原区改为区公所。

1996年12月,改为三阳镇。

汉滨区
泗王庙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乾隆(1736)年后《县志》记载为四郎庙,庙内供四郎神像,故名。道光(1821)年后墓碑记载泗郎庙,光绪《县志》记载泗王(郎)庙,均为古人误改。…[详细]

尚家坝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尚姓最早迁入湖河上游坝坪得名。自1983年得名,沿用至今。…[详细]

梁家坝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8年前成立良西公社,取名跃进大队,1969年后为良西乡良坝村,1996年撤乡并镇,更名梁家坝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九里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当地农户分布居住绵延九里之地得名。1949年前为战斗大队,1990年后大溪沟村、三星庙村、天池一、三、四、五组合并为一个村,名为九里村村民委员,沿用…[详细]

天池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所处位置旁边山上有一天然大水池得名。1968年前属良西公社、东风大队;1969年更改为良西乡、腰店村;1996年撤乡并镇,将原油房街村、腰店村、先锋…[详细]

牛角坝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山形似牛,两坝似牛角而得名。1966年前为平安大队,1983前为反帝大队,1983年后更名为牛角坝村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兰家垭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79年前名为五星大队,1980年撤区并镇改为兰家垭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小富沟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美化得名,寓意富裕的村庄。1997年更名为小富沟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蒿子坝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吉河上游沿岸较大的坝坪,早年曾为一片蒿草地,故名。…[详细]

湖河村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境内河流落差较小,流水平缓似湖,故名。…[详细]


还有3个地名与三阳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三阳镇面积相当:
到三阳镇必去著名景点

三阳镇相关名人

三阳镇特产与美食
三阳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