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姜村镇 | 隶属:乾县 |
行政代码:610424104 | 代码前6位:610424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29 | 邮政编码:712000 |
车牌代码:陕D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3.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26万人 |
人口密度:约51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因靠近武功,武功故为邰地,是周人的发祥地,周之外戚姜姓散居于此,筑城建堡,故名姜村。
基本介绍:
姜村镇位于乾县南20公里处,与武功相接壤,总面积43.7平方公里。宝鸡峡总干渠依南而过,省道108横穿全镇。全镇共辖8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1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000人,耕地面积48119.5亩。全镇共有13个党支部,党员778人。全镇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利条件优越,集贸繁荣,现已形成“橡胶、果品”两大经济主导产业。全镇共有橡胶企业103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6户,200万元以上企业46户,从业人员3000余人,形成了“炼胶、模具、制品、配件、销售”一条龙的生产销售模式,年产值2.7亿元,上缴税金800余万元,已成为闻名西北的橡胶大镇;果树面积15600余亩,是优质中
历史沿革:
明、清时属神伏里、光仁里。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属王村联保,后改王村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划归王村区。
1956年,撤区并乡,由田晁、姜村、田双、双羊乡建成姜村乡。
1958年,成立梁村公社,归其管理。
1961年,成立姜村公社。
1984年,改姜村乡。
1997年12月,撤乡建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姜村镇,原名姜村堡,以姓氏而得名。姜姓住此,由来甚久。从该村所处之地理位置看,地近武功。武功古属邰地,是周人发祥之地。周之外戚姓姜,散居此地,筑城建堡…[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约在金、元时期,今阳洪公社陆陌(村)康姓居民迁居于姜村南边一公里处,得名南姜村。因其村址地形低洼,屡遭洪水侵袭。明初,又南移至旷野高地(即今之住地),…[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16年由田西村和田东村合并成立,两村各取首字,为两个”田“字,故得名田双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白落村包括王家、郝家、马家、张家4个自然村。明初,白姓军户在此落户,筑城建寨,以安居乐业之意,得名白乐寨。解放后,人们改写为白落寨,历史变迁,群众简化…[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田、晁两姓首居此地而得名。约在明时,宋姓由小留村迁居此地。至清时,发展为前后两堡,连同村西之杨家统称田晁。历史变迁,现前后两堡子称为田晁,村西之杨家称…[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为本县十二杨村之一,属隋恭帝杨侑之后所居,分毗连的南北两个堡子。唐时,曾建有定国寺,今废。村名取杨姓和寺名首字而得名杨定。该村又名杨召村(群众叫杨…[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神坊包括毗连的各以其姓得名的黄家、刘家、聂家三村。唐时,黄、刘、聂三姓迁居此地后,曾在村南修建庙宇(俗称南庙)同,庙前建一神伏坊(主祀中华民族始祖伏羲…[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双羊(片村)包括吴家、唐家、南景家、北景家4个自然村,有群众1770人。唐时,此地建有一海国寺,村以寺名而得名海国寺(村);约在明末,海国寺已成废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