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云雾山镇

地名:云雾山镇隶属石泉县
行政代码:610922108代码前6位:610922
行政区域:陕西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长途区号:0915 邮政编码:725000
车牌代码:陕G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157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114人
人口密度:约2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因境内有云雾山而得名。

基本介绍:

云雾山镇位于石泉县城东北部,距县城9km,2011年由原红卫乡和银桥乡两乡合并而成。东与迎丰镇毗邻,南、西与城关镇接壤,北面与宁陕县交界。全镇11个村通村公路全线贯通,公路总里程近一百公里。宁石高速公路过境线工程正在修建之中,生态自然资源丰富,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全镇行政区划面积15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为85%,林地19万亩,耕地29900亩,下辖11个行政村,59个村民小组。户籍总人口2780户8707人,有党支部13个,党员445名。全镇共有4个贫困村,贫困人口1096户2867人,2014至2018年累计脱贫697户2221人,现有在册贫困户399户646人。

镇域产业以蚕

+查看详细云雾山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1年12月,陕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云雾山镇为2025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文化旅游:

云阳村湘子殿遗址

云阳村湘子殿遗址位于石泉县云雾山镇云阳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属中区和北区。

1951年,民主建镇时,分别隶属迎丰、饶峰2区。

1952年,全县由6个区改8个区,红卫(即和平)仍属迎丰区,银桥则划归银龙区。

1966年,全县设1个镇6个区28个公社,当时和平、银桥分别更名为红卫公社、四新公社。

1982年,更名为红卫乡和银桥乡,银桥乡隶属城关区,红卫乡隶属迎丰区。

1996年,撤区并乡时,设红卫乡、银桥乡分别为正科级建制乡。

2011年6月,

+查看详细云雾山镇历史沿革>>

汉江石泉古城景区
双河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此村是珍珠河、将军河汇合之处,故称为双河村。…[详细]

秋树坝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有200多年的一棵大楸树坐落在村中央,故名秋树坝村。…[详细]

云阳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云家沟、阳家山各取一字,命名。1942年为后池乡第三保第四甲11、12小甲;1951年为坪正乡第二村;1955年为云阳社;1958年为云阳大队;19…[详细]

水田坪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内水田众多,故取名水田坪。1942年属后池乡第二保第四甲9、10小甲;1951年为坪正乡第一村;1955年为平安、中坝社;1958年为前进大队;1…[详细]

官田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秦时称“观田”,为寺庙用地,明朝时知府巡游此地,吃到当地大米口感极佳后贡献朝廷,后称官田。…[详细]

南沟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有一条由南向北的河沟流经,故名。1942年为后池乡第三保第一大甲,一、二小甲;1951年属箭南乡第三村;1955年为南星社;1958年名南星大队;…[详细]

丁家坝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很早以前大院子有一户姓丁的大户在当地很有名望得名。…[详细]

板桥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处有一木板桥,故得名。1947年属板桥第二保;1955年为民主社;1958年改为民主大队;1982年为板桥大队;1983年改为板桥村村民委员会,沿…[详细]

银杏坝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境内有两棵银杏树,有一个较平坦的坝子,故名银杏坝。…[详细]

铜钱峡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朝峡谷石壁上生一树,传说夜深人静时,便落下许多铜钱来周济当地穷苦的百姓,于是得名铜钱峡,因该村地处铜钱峡(旧称铜钎峡),得名铜钱峡村。…[详细]

松树沟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沟中中心地带有一颗直径2米,高约20米的大松树,因此而得名松树沟。…[详细]


还有1个地名与云雾山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云雾山镇面积相当:
到云雾山镇必去著名景点

云雾山镇相关名人

云雾山镇特产与美食
云雾山镇民俗文化
石泉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