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北街村 | 隶属:东城街道 |
行政代码:610481001200 | 代码前6位:610481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0 | 邮政编码:712000 |
城乡分类:主城区 | 分类代码:111 |
车牌代码:陕D | 行政级别:村 |
昔日的兴平老县城以现在的北什字为中心,该村位于原县什字(现北什字)以北,称之为北街村。村民委员会位于北街村,故名。
基本介绍:
北街村,位于兴平市城区北部。北靠北莽山,南接兴平城区,西临西街村,东接东街村。辖3个村民小组,234户,共948人,分别居住在14条街巷中。耕地1024亩,全部分布在城北塬坡地带,是一个半工半农村。1982年前,名为“红卫大队”,后改名城关镇北街村,现名为东城办北街村。
(历史遗迹)北街村有北塔一座,始建于唐代,为唐清梵寺内的主要建筑。1957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北塔为七层八棱砖塔,塔高38.6米,底部每边长4.35米,南北两面每层都有门。北塔建成至今,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战火及地震等自然灾害,但迄今仍屹然挺立,为当代研究底层结构和高层建筑提供了宝
历史沿革:
1949年5月兴平县解放后置八个区,辖八十四乡,归第一区、北街乡管理;1958年9月将全县十九个乡,一个镇改置六个人民公社,归红旗人民公社管理;1964年改建为城关镇;1984年8月政社分设,建立乡镇政权,成立北街村村民委员会,归城关镇管理;1993年撤县设市,撤销原城关镇设立东城街道办事处,归东城街道办事处管理;2001年并乡建镇,撤销原大阜乡并入东城街道办事处,归东城街道办事处管理。
北街村附近有汉武帝茂陵、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杨贵妃墓、兴平博物馆(文庙)、兴平北塔、清梵寺塔等旅游景点,有兴平辣椒、兴平大蒜、兴平关中黑猪、荞麦面鱼子、秦刀剁面、兴平醪糟等特产,有丁兰刻母、茯砖茶制作技艺、蛟龙转鼓、旬邑唢呐、弦板腔皮影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