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马干村 | 隶属:东城街道 |
行政代码:610481001212 | 代码前6位:610481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0 | 邮政编码:712000 |
城乡分类:城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12 |
车牌代码:陕D | 行政级别:村 |
始建于元6年以前,金陵人为避战乱,来此定居,因山高路远,来此已是人困“马”乏、疲劳不“堪”,建成村庄,取其马、堪二字称“马堪村”,形容由南京到此山高路远人困马乏疲劳不堪,后将“堪”演变为“干”,故现称马干村。
基本介绍:
马干村,距兴平市区东北6公里,原称马堪村,地处东城办东北角,北邻南位镇陈王村、留位村;东与西吴街道办事处来祁寨村为邻;南与西吴街道办事处刘家村、杨家村、东城街道办事处高店村相接;西依302部队。辖12个村民小组1142户,4263人,有耕地3580亩。西平铁路、过石引渭工程从马干经过。
(村名来历)建成的马干村社区服务中心相传汉朝时,马干村北依郑国渠,河水哗哗东流;东靠黄土岭,岭上岭下长满苍松翠柏;西邻汉家冢,墓群阴森迷离;南对向阳坡,一片平展展,绿茵茵的草原,养育着成百上千的战马。当地人称“堪马场”。据西安碑林碑文和村碑(1970年遭破坏)记载:元朝元至六年,朝廷为平叛西部叛乱,派金陵
历史沿革:
1949年5月归第一区、高店乡管理;1958年9月归红旗人民公社管理;1964年4月,从城关公社中划出大阜公社,归大阜公社管理;1984年8月政社分设,建立乡镇政权,成立马干村村民委员会,归大阜乡管理;2001年并乡建镇,撤销原大阜乡并入东城街道办事处,归东城街道办事处管理。
马干村附近有汉武帝茂陵、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杨贵妃墓杨贵妃墓、兴平博物馆(文庙)、兴平北塔、清梵寺塔等旅游景点,有兴平辣椒、兴平大蒜、兴平关中黑猪、荞麦面鱼子、秦刀剁面、兴平醪糟等特产,有丁兰刻母、茯砖茶制作技艺、蛟龙转鼓、旬邑唢呐、弦板腔皮影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