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礼道村 | 隶属:马嵬街道 |
行政代码:610481005216 | 代码前6位:610481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0 | 邮政编码:712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陕D | 行政级别:村 |
春秋未期,道教始祖老子、李耳在此传道讲礼,因为村中居民以礼待人,讲究道德,周围村庄群众称赞本村为礼道村,沿用至今,故名。
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聃是谥号,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东)人,生卒年不详。他曾担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后又为柱下史,通晓上下古今之变,晚年隐居于沛,躬耕授徒,讲德论道,后西入关中,客死于秦。 入战国后,他的语录流传浙广,经…… 老子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礼道村,位于马嵬街道办事处东北12里处的北莽原上,是一个美丽宁静的村子。礼道村北倚南市镇周便村,东连南市镇北张村,西邻南留村,南接王侯村,由(程家、杨家、吴家)三个自然村组成,辖8个村民小组,512户,1920人,全村总面积3780亩,耕地面积3300亩,主导产业以玉米、小麦、桃种植为主。
村名来由:相传2500多年前的东周晚期,道教始祖老子经常在这里讲经布道。老子的学说,深深感化了当地庶民,这里的人以泉水为榜样,以“礼义”、“道德”为准则,使不少人改邪走入正道。相传,当时村里有两个恶少,两人的父亲都官高势大,致使两恶少经常欺男霸女,巧取豪夺,甚至杀害无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听了老子的
历史沿革:
1933年,由史安乡管辖;1949年5月兴平县解放后,设马嵬区并由其管辖;1958年由灯塔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4月设马嵬公社并由其管辖;1984年政社分社后为马嵬镇人民政府管辖,设立礼道村村委会;2011年撤镇设立马嵬街道办事处,由马嵬街道办事处管辖。
礼道村附近有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杨贵妃墓、兴平博物馆(文庙)、兴平北塔、清梵寺塔等旅游景点,有兴平辣椒、兴平大蒜、兴平关中黑猪、荞麦面鱼子、秦刀剁面、兴平醪糟等特产,有丁兰刻母、茯砖茶制作技艺、蛟龙转鼓、旬邑唢呐、弦板腔皮影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