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庞家村 | 隶属:马嵬街道 |
行政代码:610481005205 | 代码前6位:610481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0 | 邮政编码:712000 |
城乡分类:城乡结合区 | 分类代码:112 |
车牌代码:陕D | 行政级别:村 |
宋仁宗时,因庞姓居民在此居住而取名庞家村。
基本介绍:
庞家村位于东接西城街道板桥村、高家村,西和安家村连畔,北依莽塬。104省道从村南横穿而过,全村共有3280人,732户,9个村民小组。东北200米处有牛蹄泉,此泉常年流水,水质清澈,含有多种矿物质。全村总面积3340亩,共有耕地2845亩,以小麦、玉米、蔬菜(特别是泉大白菜)种植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村名来由:相传在明洪武年间,实行“移民屯田”,当时山西南部因受灾害较小,人口稠密,加之外地难民于战乱期间流落于山西较多,明朝政府在山西洪洞县广济寺大槐树下设移民局,于洪武二、九、二十二年及永乐年间多次移民,当时移入陕西关中人口较多。兴平县当今农村老户,考其宗大多是从山西大槐树下移来的。
荣誉排行:
2021年4月,陕西省爱卫会命名庞家村为2020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村。
历史沿革:
1984年政社分设,经县政府批准安家大队调为安家、庞家、添户三个村委会,设立庞家村村民委员会,马嵬镇人民政府管理;2011年撤镇设立马嵬街道办事处,由马嵬街道办事处管辖;2016年因合村并村,将添户村与庞家村合并为庞家村,由马嵬街道办事处管理至今。
庞家村附近有汉武帝茂陵、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杨贵妃墓、兴平博物馆(文庙)、兴平北塔、清梵寺塔等旅游景点,有兴平辣椒、兴平大蒜、兴平关中黑猪、荞麦面鱼子、秦刀剁面、兴平醪糟等特产,有丁兰刻母、茯砖茶制作技艺、蛟龙转鼓、旬邑唢呐、弦板腔皮影戏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