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棕溪镇 | 隶属:旬阳市 |
行政代码:610981101 | 代码前6位:610981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5 | 邮政编码:725000 |
车牌代码:陕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3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72万人 |
人口密度:约7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7个行政村 |
因当地溪水旁长棕产棕片,明称棕溪塘,今称棕溪坊,镇人民政府驻此得镇名。
基本介绍:
棕溪镇位于旬阳县东部,汉江南岸,距县城45公里,东与旬阳县蜀河镇和白河县仓上镇接壤,西与城关镇交界,南与金寨乡、吕河镇相连,北与关口镇、构元乡毗邻。
棕溪镇是1996年10月机改撤区后由原棕溪区所辖长沙乡、棕溪乡、武王乡和关口江南五村合并,设立棕溪镇。全镇辖20个行政村,117个村民小组,8028户, 27689人,辖区面积2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13公顷。棕溪辖区面积居旬阳县之首,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典型的严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适应各类农作物经济作物林果品的生长,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油菜、芝麻、药材等,林物产品主要有蚕桑、黄姜、油桐、核桃、板栗、柿子、花椒、木耳、香茹、天麻、
荣誉排行:
2021年4月,陕西省爱卫会命名棕溪镇为2020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历史沿革:
明称棕溪塘。
清为棕溪铺。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设保属大同乡。
1950年,划分为棕溪、黄土两个乡。
1958年,归并黄土乡一部分成立棕溪公社。
1984年,改设棕溪乡。
1996年10月,改为棕溪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当地溪水旁长棕产棕片,明称棕溪塘,今称棕溪坊。…[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隆家河而得名。2004年,将原隆家河村与段沟村合并,命名为隆家河村村民委员会;2011年改称为隆家河社区居民委员会。自设立居委会以来,名称沿用…[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杨家河村是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棕溪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民间传说,在明朝时期有一姚氏家族居住在此地,以发展果树和养殖为主,种植梨、桃、枣树,因枣树面积最大,故取名枣园。…[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村在汉江沿岸,多沙滩,故而得名。村委会设在长沙村,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地小棕沟口有一大块岩石长像狮子,故得名狮子岩。…[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形地势地貌特征而得名,由华家山和峡里组成,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康庄大道之意,代表了老百姓的美好愿望。…[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5年,设立吕曹村村民委员会;1998年,将原吕槽村与方坪村合并,成立吕槽村村民委员会。自设立村民委员会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早年王氏家族居住而得名,村委会设在王院村,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此地盛产矿石,矾石开采是本地主要经济支柱,故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经查,展园,又名“赞辕”,据传说,古时设过官员署,有官员常到此暂时行辕而得名。现简称为“展元”。…[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古建筑物得名,据历史考证,1911年至1948年,有赵姓大户在村中修建两院瓦房,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民间传说得名,相传早年,赵家祖先打鱼到此地,一老者死后,葬在现红号,三天以内如范号神鬼显灵将此地叫黑号,如不范号叫红号,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光绪年间,部分移民来此居住,此地土质以黄土为主,以山取名得名黄土堡。…[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敖家河村是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市棕溪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原名叫双垭后改为陈河村至今。1984年撤社改乡,属于武王乡陈河村;1998年撤乡置镇,称陈河村村民委员会。自设立村民委员会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5年,将原后坪村、车家坡村与马家坡村合并,定名为棕溪镇车家坡村村民委员会。自设立村民委员会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2年,将原姚家沟村与马营村合并,成立姚沟村村民委员会。自设立村民委员会以来,名称沿用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