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城关镇 | 隶属:紫阳县 |
行政代码:610924100 | 代码前6位:610924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5 | 邮政编码:725000 |
车牌代码:陕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37万人 |
人口密度:约44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因是紫阳县政府所在地得名。
基本介绍:
紫阳县城关镇是紫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万,全镇辖15个行政村,四个社区居委会,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83元。镇内交通便捷,汉江横贯东西,恒紫、紫渔公路及城焕、城洄路使镇内连成一片,通讯发达,村村通电话,90%的地域有移动网络,能源充沛、资源丰富,瓦板岩储量达2.8亿立方米,石英石、大理石、石灰石、页岩、铌钽矿等矿产丰富,极具开发价值,旅游业繁荣,真人宫道观、陕西第一魔王沟、茶山风光、教场坝民俗小区、楠木山庄、农家公园等景点众多,融秦楚文化精华、集南北风光大成,独具魅力。
近几年,城关镇党委、政府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以转变
荣誉排行: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城关镇人口数量为5.37万人,位列紫阳县各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位。
历史沿革:
明正德七年(1512年)设紫阳县为治所,古名紫阳滩,1956年设紫阳镇。
1961年为城关人民公社,1983年改设城关区,1996年10月撤区并乡,由城关区改设城关镇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有东城门门楼而得名。该地明代属于镇江里。清代属北乡中北铺。民国属城区乡1保。建国初属城关区教场街、西关街,1956年合并后属城关街,1959年至今属…[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传说清初时,县令在现黄金小区门口的一道桥上与一仙道会相会,便成称此桥为会仙桥。以历史人物传说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修建的环城道路而得名为环城路居委会。以自然地理实体概况内容而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境内河堤路而得名。河堤路社区居委会是根据原紫阳县城关镇街道办事处1999年1月行政机构改革,将任河咀第一居民队和老河街第二居民队两个居民队合并后,根…[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仁和社区是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城关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西关社区是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城关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早年此地兴建了一片桃园,村以园名。1984年由曹家坝、新华两个生产大队合并,置新桃村。1999年并荷叶村、大树村;2015年并马道村,形成现境。新桃…[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早年此地新修数亩水田而得名。1984年置新田村,属城关区上东乡;1996年后属城关镇;1998年并文峰村、桔兴村。辖6个村民小组。…[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该村泰山庙前有一大坪,故曰大坪,后来为歌颂太平盛世,改名太平,后与月池乡合并,因。…[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建国之前此处有三棵青钢树,此树粗度有三个成人联手相围之粗,老人以此树取名为青钢社,相邻有一个钟铃社(形似一口钟而得名),两社合并得名青中。…[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设大队时,取全大队平安吉祥之意,故名全安大队,后设全安村。以人们对平安吉祥、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境内有楠木沟,得名为楠木村。以植被和生态状况而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一星宿下凡在及此修行,从而得名为“天星”。以其历史人物文化和传说而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该村内唯一一条河流西门河而得名。因地处西门河两岸,村以河名。1984年置闵庄村、吴家坪村、燕岩村、炮台村,属城关区长白乡;1996年属城关镇;199…[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大力村、紫竹村、王家堡村合并而来,合并后取河滩的“滩”子,将合并后的村子得名为大力滩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驻地处有两阶山坡台地,平坦开阔,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公社化时争取和平之意得名和平管理区、和平公社,后沿用和平之名至今。以美好寓意命名,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塘么子沟两岸,村以沟名。此沟原名桃园沟。1956年在此沟建国营煤矿时,误为“塘么子沟”,矿以沟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清朝末期有一付姓人家在陡峭山头建一寨,取名付家寨;建国后改称富家大队,属城关区三合公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