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营镇 | 隶属:繁峙县 |
行政代码:140924102 | 代码前6位:140924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0 | 邮政编码:034000 |
车牌代码:晋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7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2万人 |
人口密度:约6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1个行政村 |
曾为抵御外侵、长期驻扎守军的“大本营”,因而得名。
基本介绍:
位于恒山脚下,繁峙县境东部,镇域总面积139平方千米,镇政府驻地大营村,距县城50千米。1978年称大营公社,1984年改称大营镇。2024年全镇辖29个行政村,3个自然村,有7964户,22671人。全镇有耕地面积4228公顷,人均纯收入3000元。
镇区有铅锌矿、花岗岩等矿产资源。
大营镇传统的种植业以玉米、莜麦、谷子、土豆、胡麻、黄芥为主。1985年以来,不断对中低产田进行开发改造,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力度,50%的耕地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单位产量大增。2007年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民种植胡萝卜,亩纯收入达1500元,是一般农作物的3倍。2008年建万头猪场1座。
荣誉排行:
2024年11月,大营镇被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乡镇。
2024年4月,大营镇入选2024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文化旅游:
秋月寺,位于繁峙县大营镇齐城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长62.2米,东西宽52米,占地面积3224平方米。始建于唐代,现存为清代建筑。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戏台、过殿、正殿,两侧为东西配殿
繁峙卤城故城位于繁峙县大营镇卤城村,年代为汉,忻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明朝时就称之为大营;1949年为区;1978年为公社;1984年改为大营镇;2024年10月柏家庄乡整建制并入大营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涧水得名,故名涧头村民委员会。1984年,县政府撤销涧头生产大队,经村民选举产生涧头村民委员会,简称涧头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齐王居住得名,故名齐城村民委员会。1984年,县政府撤销齐城生产大队,经村民选举产生齐城村民委员会,简称齐城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4年,县政府撤销杨庄生产大队,经村民选举产生杨庄村民委员会,简称杨庄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围墙得名,故名新圐圙村民委员会。1984年,县政府撤销新圐圙生产大队,经村民选举产生新圐圙村民委员会,简称新圐圙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民多开店为生,故名小店,故名小店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滹沱河南岸得名,故名河南村民委员会。1984年,县政府撤销河南生产大队,经村民选举产生河南村民委员会,简称河南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卤城村是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大营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4年,县政府撤销马庄生产大队,经村民选举产生马庄村民委员会,简称马庄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曾经,村西有河,河边有池,池水深而清澈,常映龙形而命名,故名龙池河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角耳庵村是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大营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4年,县政府撤销北洪水生产大队,经村民选举产生北洪水村民委员会,简称北洪水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北洪水村是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大营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台山庄园得名,故名上台庄村民委员会。1984年,县政府撤销上台庄生产大队,经村民选举产生上台庄村民委员会,简称上台庄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是驻兵大营而得名,故名大营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台山庄园得名,故名下台庄村民委员会。1984年,县政府撤销下台庄生产大队,经村民选举产生下台庄村民委员会,简称下台庄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明朝卫所得名,故名后所村民委员会。1984年,县政府撤销后所生产大队,经村民选举产生后所村民委员会,简称后所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三泉涌洌得名,故名老泉头村民委员会。1984年,县政府撤销老泉头生产大队,经村民选举产生老泉头村民委员会,简称老泉头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在三泉西边得名,故名西三泉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后勤仓库得名,故名朴寨村民委员会。1984年,县政府撤销朴寨生产大队,经村民选举产生朴寨村民委员会,简称朴寨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明朝卫所得名,故名左所村民委员会。1984年,县政府撤销左所生产大队,经村民选举产生左所村民委员会,简称左所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财主庄园得名,故名固庄村民委员会。1984年,县政府撤销固庄生产大队,经村民选举产生固庄村民委员会,简称固庄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处百姓却安如泰山,幸福无比,故名”故福“,之后被讹记为“固伏”,故名固伏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庄较小,故名小庄,故名小庄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河得名,故名南洪水村民委员会。1984年,县政府撤销南洪水生产大队,经村民选举产生南洪水村民委员会,简称南洪水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在三泉东边得名,故名东三泉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关口得名,故名团城口村民委员会。1984年,县政府撤销团城口生产大队,经村民选举产生团城口村民委员会,简称团城口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村中有很多柏树而得名,故名柏家庄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辛勤劳动,创立新业之意,得名,故名北辛庄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安居乐业之意,故名安乐庄村民委员会。1984年,县政府撤销安乐庄生产大队,经村民选举产生安乐庄村民委员会,简称安乐庄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位于河的西边,得名,故名西介岔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落所在的位置而得名,故名东介岔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新村新气象而得名,故名新乐庄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3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为纪念革命烈士郝万民同志而命名,故名万民庄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早期,岳姓者建庄,以冶炼金属卫生而得名,故名岳沿庄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理位置且山中土石呈红色而得名,故名红沟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经常牧羊而得名,故名羊圈村民委员会。1984年,县政府撤销羊圈生产大队,经村民选举产生羊圈村民委员会,简称羊圈村委会。…[详细]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其位于沟西,故名,故名西沟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4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为纪念革命烈士武安民同志而命名,故名安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落所在的地形而得名,故名上角峪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落所在的位置而得名,故名小南川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罗姓聚居而得名,故名罗家坪村民委员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