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巡镇镇 | 隶属:河曲县 |
行政代码:140930103 | 代码前6位:140930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0 | 邮政编码:034000 |
车牌代码:晋H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7000人 |
人口密度:约11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传说尉迟敬德得马于此,称巡镇为“得马水关”;明洪武九年(1376年),在此境内设巡检司,得名巡检司村;明清朝时期,为集镇,得名巡镇。
尉迟恭(公元585年 —— 658年),字敬德,朔州鄯阳人。青年时以勇武闻名乡里,参加了刘武周起义军,并和宋金刚率军南下,陷唐晋阳、浍州,大败李渊军队,俘虏了永安王李孝基及独孤怀恩、唐俭、于均、齐世良等 5名唐将。公元 620年被李世民战败…… 尉迟恭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河曲县辖镇。1958年设巡镇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县境北部偏西,西靠黄河,距县城15公里。面积60平方公里,人口1万。通公路。辖河南、河北、樊家沟、河会、黄柏、双庙、侯家沟、上榆皮洼、下榆皮洼、吕家墕、桃山、曲峪、石梯子、阳面、上庄、赤泥墕、田巨峁、狗儿洼1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手工业和化肥、建筑、焦化等业,主要产品有地毯、化肥、水泥、焦炭。农业主产玉米、糜子、豆类、土豆。水果有苹果、梨、葡萄、桃、红枣。禅房寺(禅会院),系元代建筑。
荣誉排行:
2023年11月,巡镇镇被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乡镇。
2020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巡镇镇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乡镇。
文化旅游:
城子梁遗址,位于河曲县巡镇五花城堡村北约2.5公里处。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00米,分布面积10万平方米。遗址区处于丘陵台地上,南高北低。文化层厚约0.5~2米,采集有东周时期的泥质灰
余家沙坡遗址,位于河曲县巡镇双庙村南约1公里处。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200米,分布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遗址处于临河台地上,北高南低。地表采集有新石器时代泥质灰陶、夹砂灰陶等残片,上施绳
历史沿革:
1940年河曲解放,中共河曲县委县政府设在巡镇,1953年巡镇为河曲三区,三区设为一镇11个乡,52个行政村,区政府设在巡镇。
1953年6月取消区级建制,设巡镇镇。
1958年巡镇人民公社成立。
1984年巡镇人民公社改为巡镇镇。
2001年原五花城乡并入,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据河曲县志记载,立村时间约在北汉年间,古名得马水,相传唐朝大将尉迟恭在此给马饮水而得名。北汉刘崇于此设雄勇镇,明洪武九年(1376年)于此设得马水关,…[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河北村以洞沟河为界,洞沟河以北名为河北村,以南为河南村。…[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理位于洞沟河与黄河的会合处,故名河会村。明代以后,一直在此设营又称路泽营,明万历间冬季河封后守兵至二千名,清初守兵二百名,同治时守兵四十余名。村西…[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中观音阁碑文记载立村时间约在清康熙年间,因樊姓聚集故名樊家沟。…[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县志载名“黄柏山”。因昔曾长期有黄柏树而名,一说因桃山人惧候家沟吃桃,而买通该村人称“黄鞭”,取鞭猴使其不敢吃桃之意。习惯读音亦为“鞭”。故而得名黄柏…[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有2个庙而得名。"1955年农业合作化成立初级社,1956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双庙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双庙村民委员…[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桃山地势较高,通年阳光充足,村民历年爱种桃树,每年春季桃花盛开,故得名桃山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曲峪村立村时间为明中期成化年间,山西临县曲峪镇王姓逃荒至前五门楼村,后临县曲峪镇王姓逐年迁居增多聚集,按原籍取名曲峪村。…[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阳面村地处黄土高原,地理特征比较突出,故自然村按其所处地理特征,西临黄河,东靠山坡,向阳而居,故名阳面。…[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名阴岭关,明成化二年建,又名石梯隘口。今名石梯子村,因据悬崖凭临黄河,只有一石梯形路可通。故名石梯子。…[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5年农业合作化成立初级社,1956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五花城堡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五花城堡村民委员会。并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5年农业合作化成立初级社,1956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五花城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五花城村民委员会。并一直沿用至今。20…[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代以前国曾设过兵营,据传楼子营称为上营,这里称为下营,以此得名,后演变为夏营。夏营村农村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北宋名将杨业曾在此扎营安寨,故名杨家寨。杨家寨村农村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