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南榆林乡

地名:南榆林乡隶属浑源县
行政代码:140225208代码前6位:140225
行政区域:山西省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长途区号:0352 邮政编码:037000
车牌代码:晋B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112.9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100人
人口密度:约45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因乡人民政府驻南榆林村而得名。因从前这一带有一大片榆树林地,中间有条东南至西北走向的大沟,沟南北各有一村,该村在沟南,故称南榆林。

基本介绍:

南榆林乡面积112.95平方千米,人口11006人。乡政府驻南榆林。辖22个村委会。由南水头、北榆林合并。

文化旅游:

殿山兴国寺遗址

殿山兴国寺遗址位于浑源县南榆林乡东圪坨铺村西约3100米殿山顶上,年代为明。类别为古遗址。为大同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现有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东、南、西各

历史沿革:

解放初期,隶属八区。

1956年,为南水头乡。

1958年与南榆林乡合并成立北榆林人民公社。

1961年划社时,以原南水头乡辖区单独成立南水头人民公社。

1984年又改为南水头乡。

2002年南水头乡和北榆林乡合并为南榆林乡,名称沿用至今。

浑源圆觉寺塔
南榆林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49年曾为十区区公所驻地。1958年改称管理区。1961年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单独成立生…[详细]

毕村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改称管理区。1961年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称生产大队,1984年9月15日,根据…[详细]

姜家沟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改称管理区。1961年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称生产大队,1984年9月15…[详细]

北榆林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改称管理区。1961年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单独成立生产大队,公社驻地在北榆林村。1…[详细]

上韩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名为尚韩村,后改为上韩村,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改称管理区。1961年5月13号,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详细]

二岭村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为窑沟行政村所属,1958年改称二岭管理区。1961年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称生产大队,1984年9月1…[详细]

北紫峰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名为北纸坊,后演变为北紫峰,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改称管理区。1961年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称生产大队,198…[详细]

南紫峰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名为南纸坊,后演变为南紫峰,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改称管理区。1961年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称生产大队,198…[详细]

南水头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称管理区。1961年,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称生产大队。1984年9…[详细]

东水头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自得名以来沿用至今,解放后划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和三岭、菜地沟,联合成立东水头管理区。1961年5月13日,根据县人委《关于调整公社建制…[详细]

聚兴村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聚兴村是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南榆林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还有1个地名与南榆林乡同名:

以下地名与南榆林乡面积相当:
到南榆林乡必去著名景点

南榆林乡相关名人

南榆林乡特产与美食
南榆林乡民俗文化
大同正式实施行政区划调整 设立平城区云冈区云州区沙圪坨镇
  • 王庄堡镇
  • 青磁窑镇
  • 东坊城乡
  • 裴村乡
  • 驼峰乡
  • 西留村乡
  • 下韩村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