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西马坊乡 | 隶属:宁武县 |
行政代码:140925204 | 代码前6位:140925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0 | 邮政编码:034000 |
车牌代码:晋H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400人 |
人口密度:约1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6个行政村 |
相传,元朝建国初,蒙人在此搭过马棚,取名马坊,因本县有三个马坊,以宁化为界,该乡在西故名西马坊。
基本介绍:
一、基本情况
西马坊乡地处管涔山腹部,芦芽山主峰脚下,距离县城西南68公里,北与东寨镇相邻,东与宁化镇接壤,南与石家庄镇相邻,西部与五寨县、岢岚县接壤。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设在西马坊村,全境处在保护区范围内。
全乡下辖16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现有户籍3479户,户籍人口8805人,其中常住人口1301户2798人。共有18个基层党支部(其中16个村党支部、2个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共有党员422名。
行政编制23人,其中公务员编制21人、实有17人;工勤人员编制2人、实有1名;事业编制27人、实有17人。领导职数10人。
二、自然条件情况
西马坊乡属暖温
文化旅游:
恒光机械厂旧址,位于宁武县西马坊乡狼劈沟至馒头山村一条沟内。恒光机械厂部队代号为286厂。该厂建于1967年,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现存一些宿舍等房屋,沟谷长约10华里,沿途植被茂密,山高隐
馒头山抗日烈士公墓,位于宁武县西马坊乡馒头村东500米的坡地上。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周围松树环绕,墓地有一排石砌窑洞3个,前置墓碑,碑刻“刘家岩战斗中烈士四十名永垂不朽中共宁武
晋绥第三兵工厂办公旧址位于宁武县西马坊乡馒头山村,年代为1946年,忻州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58年成立西马坊人民公社,驻地西马坊村;1984年更名为西马坊乡,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始为张姓定居,且地处山沟,故取名。1958年为西马坊人民公社张家沟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张家沟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西北面的一千米处有座土山,圆形像馒头,故名为馒头山。…[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相传,元朝建国初,蒙人在此搭过马棚,取名马坊,因本县有三个马坊,以宁化为界,该乡在西而故名西马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坝里村是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西马坊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是位于一条山沟的中间,形似圪洞,沟内的野梅很多,故得名梅洞。…[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的北面有座山,山势像条鱼,故名小鱼,因“鱼”与“峪”当地音近,后演变为小峪。…[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最早该村居住的是韩姓,且居于沟里,故取名韩家沟。…[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最早居住的为榆、林姓的两家,且地处山沟,故得名榆林沟。…[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夥和沟村是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西马坊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北面有座土山,山前后大中间小,形似细腰,坐落在此处。故取名细腰。…[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后吴家沟村是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西马坊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宋朝杨家将在此扎过营盘,又因该村座落在芦芽山脚下的一条沟里,故取名为营坊沟。…[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座落在芦芽山脚下,四面环山,形似圪洞,故名圪洞。…[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这道沟有五个村庄,坐落形象手掌,且又位于掌虎口湾上,故得名包掌湾。…[详细]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西马坊人民公社葱沟生产大队;1984年改为葱沟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座落在沟洼里,早年此地席麻草甚多,杂草丛生,故名席麻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