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北安家岭村 | 隶属:漳源镇 |
行政代码:140430104205 | 代码前6位:140430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5 | 邮政编码:046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晋D | 行政级别:村 |
在唐朝时候,王氏在此建庄居住,取名王家岭,地名叫官地,原址上有一座关公庙,此庙有关公殿、老爷殿、大殿、姑子寺,此路是原来上党通往晋阳必经之路,庙旁有一块地名叫庙栈,寺内有响马居住,后来因大火把全村烧毁,王氏迁出此地,由安氏在现在安家岭居住,元朝时期,安家岭隶属牛寺约,得名安家岭。全国第一次地名普查期间沁县民政局发现该村与定昌镇的安家岭重名,以地理方位命名该村为北安家岭村。因村委会驻地此村,故名。
2023年11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北安家岭村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村。
2020年8月,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北安家岭村为2020—2022周期山西省卫生村。
安家岭简介:
安家岭村位于漳源镇以北三公里,安家岭村有90户,270人,共有党员19人,有一个党小组,干部有5人。耕地面积500余亩,主要产业以玉米为主,有经济林30余亩,主要是红果、核桃,人均收入2000元。
麻地沟村,Madigoucun
相传明朝末年,堡则沟农户在此地种麻,后来就在此地建庄,取名为麻地沟。
岩家凹村,Yanjiawacun
传说唐朝末年,卫氏在此建庄,此处三面靠山,地处凹地,取名为岩家凹。
余岩村,Yuyancun
相传唐朝末年,李氏在此建庄,因此地岩石太多,故取名为余岩。
堡则沟村,Buzegoucun
传说明朝年间
1945年,属沁县第五区。
1958年,属太阳红人民公社,1961年,属漳源人民公社,设立北安家岭生产大队。
1984年4月撤销漳源人民公社,设立漳源乡人民政府,改制北安家岭生产大队为北安家岭村民委员会。
2001年3月设立漳源镇人民政府。
北安家岭村附近有北方水城水利风景区、南涅水石刻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纪念馆、沁县大云禅院、沁县普照寺大殿、沁县花山等旅游景点,有沁州黄小米、沁州南瓜子、沁州核桃、上党腊驴肉、沁州檀山皇、沁县和子饭等特产,有沁州三弦书、沁县端午节习俗、沁县烂柯的传说、沁州干馍制作工艺、挑高秧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