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贺职乡 | 隶属:神池县 |
行政代码:140927203 | 代码前6位:140927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0 | 邮政编码:034000 |
车牌代码:晋H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6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300人 |
人口密度:约6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6个行政村 |
贺职村小西沟是寺沟靠近沟口的一条较大的沟叉,有清泉一眼,可谓'神泉’,不论旱涝,不涸不溢,泉水汇成小溪,从村中穿过,注入朱家川河,古村俗名叫“河池”,后人根据其谐音更名为贺职。
基本介绍:
神池县辖乡。1958年属卫星公社,1961年析置贺职公社,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40公里。面积62平方公里,人口0.6万。神河、神朔铁路、崞水公路过境。辖贺职、小东湾、南坡底、田家洼、仁义村、岭后、小村、赵官庄、李家沟、桥上、孙家湾、西龙门庄、东龙门庄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运输、建筑、小型加工。农业以种植葵花、玉米、莜麦、土豆、瓜果为主。
文化旅游:
寺沟遗址,位于神池县贺职乡贺职村南约1500米处。东西约700米,南北约800,米,分布面积约56万平方米。遗址地处寺沟东西两岸,地势北高南低。文化层厚0.5~2米,采集有夹砂灰陶、泥质灰褐
历史沿革:
1949年,属神池县第六区。
1953年,始设贺职乡。
1958年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政社合一、撤乡建社,村改称生产大队,全县设5个人民公社,属神池卫星人民公社。
1959年1月23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将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合并为五寨县,属五寨县贺职人民公社。
1961年4月24日省政府发文将神五岢三县分开,全县设15个人民公社,设贺职人民公社。
1984年2月,撤销贺职人民公社,设立贺职乡。
2001年4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相传很早以前人们就在距村二里的大南山脚下寺沟河池边担水吃,后来为了吃水方便,逐渐移居于寺沟河池边,形成村庄,故名河池,后演化为贺职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位于边家山东南的一个小山湾中,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址位于朱家川河南岸的南山坡下,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田家洼村是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贺职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址位于山岭后,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相传该村人很讲信用,皆仁人应义士,故名仁义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传说该村居民原居住赵官庄,后在此建一小村庄,取名小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距该村2千米的地方有一“桥官庄村”有一赵姓定居于此取名“赵官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原名官庄,村风石碑录记载,嘉庆六年村北大路上修大桥一座,取名桥官庄,后演化为桥上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相传孙姓最早定居于此,故名。1958年属五星公社所辖,1961年设贺职公社,属贺职公社所辖,1984年建制变更,改称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南有一老烟洞山,传说古时山有龙,头北尾南,龙口似门,人们在此龙口两面定居,因位置在西面。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南有一老烟洞山,传说古时山有龙,头北尾南,龙口似门,人们在此龙口两面定居,因位置在东面,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韩家洼村是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贺职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祖传辽金时,该村有一水碾,专门为邻村宰相窊所居的宰相碾来推磨,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村西有一大沟,早年原住沟西,叫西庄窝,后因倒塌不能居住,搬到沟东,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宰相洼村是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贺职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