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和合乡

地名:和合乡隶属石楼县
行政代码:141126201代码前6位:141126
行政区域:山西省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长途区号:0358 邮政编码:033000
车牌代码:晋J行政级别:乡
辖区面积:约129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400人
人口密度:约34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5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因主河及南北两条支流汇合于境内,俗称“三河合一”,民间视为风水宝地,“河合”易名“和合”,表示团圆、喜庆、欢乐。

基本介绍:

石楼县辖乡。1958年建和合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45公里。面积129平方公里,人口0.6万。通公路。辖和合、南陀腰、张家山、土社、任家庄、新社、下铁头、豆坪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大豆、谷子、红枣。

荣誉排行:

2023年11月,和合乡被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乡镇

文化旅游:

陀耶寺

陀耶寺位于石楼县和合乡大洼村南500米,年代为清。为吕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北由院落围墙向外延伸8米至坡底,东北由院落围墙向外延伸10米至坡底,东南由戏台后檐墙向外延伸17米至道

曹家洼龙王庙

曹家洼龙王庙位于石楼县和合乡曹家洼村,年代为明,2022年12月,被公布为吕梁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龙王庙本体为界,东至距龙王庙建筑外墙14.71米处,南至距龙王庙建筑外墙1

历史沿革:

1949年名为和合村,属汾阳专属石楼县二区管辖;1951年3月27日属临汾专属石楼县二区管辖;1953年行政村改乡,和合村改为和合乡,属临汾专属石楼县二区管辖;1958年9月,和合乡改为和合人民公社;1958年10月石楼县并入吕梁县,石楼县改为石楼镇,和合人民公社改为和合管理区,属红旗人民公社管辖;1959年10月1日石楼恢复县制,和合管理区改为和合人民公社;1984年4月,和合人民公社改为和合乡

+查看详细和合乡历史沿革>>

孝义孝河国家湿地公园
和合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1947年至1952年,实行区村制,为和合行政村,隶属石楼县二区;1953年至1961年4月,实行公社化,为和合管理区,隶属和合乡;1961年5月至1…[详细]

铁头村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至1980年4月为铁头村,隶属和合管理区;1980年至1984年3月,实行社、队制,增设铁头大队,辖下铁头、上铁头、巴福山、张家湾、寺山5个…[详细]

南陀崾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南陀崾村是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和合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呼延山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至1961年为呼延山村,隶属曹家洼管理区;1962年至1984年3月,实行社、队制,曹家洼管理区区委驻地迁往呼延山村,改称呼延山大队,辖呼延…[详细]

南割毡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7年至1952年,实行区村制,为南割毡行政村,隶属石楼县二区;1953年至1961年4月,实行公社化,为南割毡管理区,隶属西山乡;1961年5月…[详细]


还有1个地名与和合乡同名:

以下地名与和合乡面积相当:
到和合乡必去著名景点

  • 尚小明
  • 周志先 (1921~1984) 开国大校
  • 高富有 (1917~2015)
  • 辛文 (1931~2011)
  • 和合乡特产与美食
    和合乡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石楼县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