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圪垯上乡 | 隶属:兴县 |
行政代码:141123209 | 代码前6位:141123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8 | 邮政编码:033000 |
车牌代码:晋J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55.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200人 |
人口密度:约1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因该地早时樊姓者居多,原名樊家圪垯,后简化为现名。
基本介绍:
兴县辖乡。1958年建圪达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155.3平方公里,人口0.7万。枣圪公路通往县城。辖大峪口、牛家川、百家山、圪达上、杨角角、佛堂、风春、落永角、募强、白家山10个村委会。农业主产谷子,兼产豆类、枣。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兴县六区,分设大峪口、佛堂、募强3个行政村。
1955年1月,原六区更名为二区。
1956年3月,撤销二区,大峪口乡并入佛堂、募强2乡。
1958年9月,佛堂、募强2乡合并为樊家圪垯乡。
月内更名为建设人民公社,12月,并入蔡家会人民公社。
1959年3月,设立大峪口人民公社;1965年9月,更名为樊家圪垯人民公社。
1967年,更名为圪垯上人民公社;1973年3月,划归临县。
1976年1月,复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该村原名樊家圪垯,在文革期间,因原名有樊姓地主含义,故把樊家二字去掉,改名为圪垯上(意为村庄位于圪垯上)。…[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山形似羊角,故名杨角角。地处杨角角村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山角上,曾住洛姓,故名洛家角。地处洛家角村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山上曾有佛塔佛堂寺,故名佛堂。地处佛堂村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芦山焉村是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圪垯上乡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地处黄河东岸川地,牛姓居多,故名牛家川。地处牛家川村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大峪口上,谐音大域口,寓意土地辽阔,人民幸福,故名大峪口村。大峪口村民委员会负责本村村务工作。…[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白家山村而得名。因地处山地,白姓居多,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早在村前有古墓,人们叫墓洼,后把墓改为募又更名为“募强”。地处募强村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山头,马姓居多,故名。地处马家山村而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