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罗峪口镇 | 隶属:兴县 |
行政代码:141123105 | 代码前6位:141123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8 | 邮政编码:033000 |
车牌代码:晋J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9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500人 |
人口密度:约1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0个行政村 |
因境内有野狼谷且紧邻黄河,故名狼峪口,后演变为罗峪口。
基本介绍:
兴县辖镇。1958年建罗峪口公社,1984年设镇。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191平方公里,人口0.8万。蔡罗公路通往县城。辖罗峪口、东豆宇、王家洼、尚里村、王家山、武家庄、张家坪、芦子坡、史家山、官道吉、大坪墕、崖头吉、史家山13个村委会。盛产豆类、红枣。
荣誉排行:
2023年11月,罗峪口镇被山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乡镇。
文化旅游:
李家梁红军登岸处位于兴县罗峪口镇李家梁村,年代为民国二十五年(1936)。李家梁红军登岸处为兴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由纪念碑向北延伸160米至农田,东由纪念碑向西延伸90米至农田,南由
昊旻寺(东豆宇遗址、东豆宇瓦窑址)位于兴县罗峪口镇东豆宇村,年代为清代。昊旻寺(东豆宇遗址、东豆宇瓦窑址)为兴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豆宇遗址遗址中心点2000国家大地坐标X=42417
永胜龙王庙位于兴县罗峪口镇武家庄村永胜自然村,年代为清代。永胜龙王庙为兴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由正殿后檐墙向北延伸30米至坡底,东由正殿东山墙向东延伸30米至坡底,南由正殿前檐墙向南延
白家塔龙王庙位于兴县罗峪口镇史家山村白家塔自然村,年代为清代。白家塔龙王庙为兴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由正殿后檐墙向北延伸5米至台地边沿,东由正殿东山墙向东延伸8米至道路西沿,南由正殿前
雁寺位于兴县罗峪口镇史家山村沟塔自然村,年代为清代。雁寺为兴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由东窑北山墙向北延伸15米至台地边沿,东由东窑后檐墙向东延伸20米至台地边沿,南由正窑前檐墙向南延伸1
历史沿革:
1949年,属第六区。
1953年6月,实行区、乡建制,境域设5个乡,属第六区。
1956年3月,撤区划乡,境域所设罗峪口乡、张家坪乡由县委、县人委直辖。
1958年12月,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成立罗峪口人民公社。
1984年8月,社队制改为乡(镇)村制,罗峪口人民公社改为罗峪口镇。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该村地处河谷,据马姓家谱记:明成化年,由陕西迁来扶风县的马稳在此定居,建村两山沟交会处,有一石峰似狼状,故名狼峪口,后演变为罗峪口。…[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地处山梁。据传,明崇祯年陕西神木县李达顺来此开工荒种地,定居于此,故名李家梁。本村为行政村,故名东李家梁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坪焉村是山西省吕梁市兴县罗峪口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清嘉庆年,从陕西黄陵县迁来叫史忠忠贤一家在此种地,故名史家山。本村为行政村,故名史家山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位于山洼,据传,元代由山东烟台地区迁来武子义、武子贵两弟兄,在此开荒种地,故名武家洼。后改名武家庄。本村为行政村,故名武家武家庄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4年改行政乡(镇)村制,为罗峪口镇,本村属罗峪口镇张家坪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清康熙年,从牛家洼迁来牛八角的后代,住在此地的崖头上,故名崖头吉。本村为行政村,故名崖头吉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古代曾有一大官路居此地,得名官到截,后被讹传为官道吉。…[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地处山庄。据传,明万历年,陕西神木县车家庄迁来名叫李有贵的难民在此开荒种地,故名李家庄。民国十三年,有两个区长取名尚礼村,意为本村高尚礼貌,后把礼…[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地处黄河东岸,因河西陕西有西豆宇,而故名东豆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