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古交镇中苏村
地名:中苏村 | 隶属:古交镇 |
行政代码:140825104210 | 代码前6位:140825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9 | 邮政编码:044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晋M | 行政级别:村 |
地名由来:
原名苏村,系因苏家首垦定居于此而名。辛亥革命后,因同县一名三村,以位定名中苏村。
基本介绍:
中苏村位于古交镇东部,原名苏村,系因苏姓Z垦定居于此而名,清明治间原定区划,因同县一名三村,以位定名,此村居中,故名中苏村,苏村堡,位于翠凤岭北麓,始建于北宋,因住堡内又位沟南,故称南堡,1958年9月,公社任初期因与西关的南堡重名,改为苏村堡,属中苏村。全村辖7个居民组、442户、2032人,党员50名,耕地面积2929亩。该村是个传统的农业村庄,2009年开始,他们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蔬菜日光温室200余座,是古交镇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之一,蔬菜是该村的一大主导产业。村内建设三个文体广场,2010年又投资30万元改建了文艺舞台,村内大街硬化、绿化、净化、亮化。全村2010年经济总收入
历史沿革:
1947年4月,新绛县解放,中苏村成立农会组织,实施土地改革。
1948年,由村民选举产生村长、副村长、委员,属第三区。
1953年,村中成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属古交乡。
1958年公社化后,属第二管理区。
1961年撤销古交人民公社下辖的管理区,改称中苏生产大队。
1968年,成立革命委员会,负责政工、武装、生产、文教、卫生等工作。
1984年撤销革命委员会,由村民选举产生中苏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周边相关:
中苏村附近有新绛龙兴寺、绛州署景区、绛守居园池、稷益庙堂、绛州文庙、白胎寺等旅游景点,有新绛云雕漆器、新绛远志、绛州澄泥砚、绛州面塑、符村清莲、羊杂烂等特产,有绛州鼓乐、新绛面塑、绛笔制作技艺、绛州木版年画、新绛戏曲剪纸、绛州皮影戏等民俗文化。
还有1个地名与中苏村同名: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