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三泉镇北熟汾村
地名:北熟汾村 | 隶属:三泉镇 |
行政代码:140825101211 | 代码前6位:140825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9 | 邮政编码:044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晋M | 行政级别:村 |
地名由来:
隋时原名许有庄,因吕梁山乱川寺有一水,从村中穿过,向东南汇入汾河,有行人要寻找此庄,为了不致迷路,可沿河道于汾河入口处,向西北走去,即可找到。熟知汾河,故谓之熟汾。后因河水间隔,遂分成南北两庄,位于北者,称之为北熟汾。
基本介绍:
村名来历:隋原名许有庄,因吕梁山涧流由西北循东南穿村经过,汇入汾河,欲寻此庄可逆流而上,无需问询,故名熟汾。后因人口增长,位于庄北,故称北熟汾。
方位:北熟汾村属三泉镇西片。
基本情况:北熟汾村共230户,994人,耕地2003亩,水浇地1860亩,人均收入4457元。主导产业是大棚蔬菜。
发展情况:北熟汾村蔬菜生产主要是推广中小棚覆盖技术,生产西红柿、黄瓜等早夏菜。为了支持村民搞好蔬菜生产,村两委会及村蔬菜协会积极引进优良品种,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并指导村民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标准化生产。
下一步北熟汾村希望有统一产品包装及标识,提高市场竞争力。使北熟汾村的无公
历史沿革:
1947年4月,新绛县解放,北熟汾村成立农会组织,实施土地改革。
1948年,由村民选举产生村长、副村长、委员,属第四区。
1953年,村中成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属北熟汾乡。
1956年,属三泉乡。
1958年公社化后,属三泉管理区。
1961年撤销公社下辖的管理区,改称北熟汾生产大队。
1968年,成立革命委员会,负责政工、武装、生产、文教、卫生等工作。
1984年撤销革命委员会,由村民选举产生北熟汾村
周边相关:
北熟汾村附近有新绛龙兴寺、绛州署景区、绛守居园池、稷益庙堂、绛州文庙、白胎寺等旅游景点,有新绛云雕漆器、新绛远志、绛州澄泥砚、绛州面塑、符村清莲、羊杂烂等特产,有绛州鼓乐、新绛面塑、绛笔制作技艺、绛州木版年画、新绛戏曲剪纸、绛州皮影戏等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 新绛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 三泉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blue">三泉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北熟汾村历史沿革
北熟汾村相关
三泉镇行政区划: